2)第357章 速度拉满的大唐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道的计划,消弭所有隐患,为后续分封做准备。”

  然后她又关切的问道:“你刚见过圣人,他的身子如何了?有没有按时用膳?”

  陈景恪表情变的有些严肃,道:“圣人的状态相当不好,眼圈都黑了精神也有些不振,长此以往我怕他身体扛不住,有空您也多劝劝他。”

  长孙无垢忧心的道:“我岂能不劝,可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他是想休息也不行啊。”

  朝廷现在都有哪些事情呢?

  先说外部。

  第一件事就是西域拓边,东突厥灭了西突厥还在,大唐打下高昌就意味着要和西突厥正面对上了。

  西突厥在西域经营上百年,又吸收了东突厥的残余势力,实力非常强大。虽然他们内部有矛盾,可大唐也是劳师远征,必须要万分小心。

  大唐的策略是徐徐图之,先在高昌搞屯田,等站稳脚跟了再做下一步计划。

  所以大唐今年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大本营放在了高昌,阳翟郡公郭孝恪为第一任安西都护。

  第二件事是吐蕃。经过陈景恪的提醒,李世民也终于认识到了吐蕃的危险性,也认识到了吐谷浑的重要性。

  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前往吐谷浑,一方面是震慑吐蕃,另一方面是希望这些人能适应高原气候,将来好直接进入高远和吐蕃作战。

  同时还迁徙了五千户汉人入吐谷浑定居,希望他们的下一代成长起来,能为大唐源源不断的提供战斗力。

  第三件事情是应对日渐强大起来的薛延陀,避免其成为第二个东突厥。

  第四件事情是西南拓边,西南夷的实力不如北边的蛮子强,可人家有地利优势,朝廷击溃他们容易,全歼很难。

  所以采用的方式是武力威慑,然后以文化进行驯化,道教在西南就是专门干这个事儿的。

  但想通过软实力同化对方,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几乎每天都有从西南过来的情报需要处理。

  然后才轮到内部的事情。

  首先就是治黄。之前陈景恪提出了修缮黄河的建议,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了无数隐患,说不定哪天这条暴躁的母亲河就会失控。

  最终朝野上下一致决定防患于未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河行动。把黄河恢复到东汉王景治理后的模样,确保接下来的数百年天下不用遭受黄患之苦。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非常庞大,对组织能力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祸。

  朝廷虽然有钱有粮,可依然战战兢兢,投入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不过很多事情的利弊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上半年天下大旱,不知道多少人受灾。

  然而对治理黄河来说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天旱水枯修缮起来更加方便。且朝廷又藉此机会抽调数十万民夫以工代赈,加快了修河的速度。

  但还是那句话,这么多的民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