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7章 速度拉满的大唐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稍微管理不慎都会酿成灾祸,朝野上下都提着一颗心。

  每天都有数十封关于治理黄河的奏折和情报摆放在李世民桌子上,即便如此他还每天都要过问好几次此事。

  第二件事情是两湖两广区域的移民开发,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所幸此事也急不来,周期至少是三五十年,可以缓慢进行。

  第三件事情才轮到变法革新,这个就不多说了。学政体系、科举体系、分封等等,哪一件事情都是千头万绪。

  第四件事情是处理士族,其实现在朝廷和士族之间的矛盾更多源自于李世民的报复心。

  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士族的虎皮已经被戳破,完全可以采用更加柔和的手法慢慢的分拆肢解他们。

  可是之前士族太嚣张,李世民可是没少受气。现在终于把对方踩在了脚下,必须要狠狠的报复一番才行。

  当然,也不全是为了报复。主要还是考虑到士族传承久远,怕他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等将来哪个后辈继承人不争气,又让他们死灰复燃了。

  所以他的计划是把士族的主脉打掉,支脉分拆肢解,彻底断绝士族复燃的可能能。

  但如此一来就把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需要操作的事情更多。

  第五件事情同样很重要,那就是统一思想。

  分封属于在地理上分家,但要保持思想上的趋同,这个时候统一的思想就变得非常重要。

  之前陈景恪一直鼓吹的‘华夏文明’这个概念,自然而然的就被所有人接受了。

  ‘把一切归于华夏’唯一的阻力就是佛教,这个番邦异教从根子上就是天竺的玩意儿。将来要是出现几个佛教狂信徒诸侯王,那就麻烦了。

  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出现的,诸侯王也同样不想看到这种情况,

  原因很简单,周围诸侯国信仰的都是华夏文明,要是自己的后人突然搞了个佛国自称是天竺人,那后果不用想。

  而且好好的华夏后裔不当,为啥要去当见鬼的天竺人?丢不丢人?

  所以思想大一统其实也是所有人都赞同的一个方向,这一点陈景恪真没有欺骗法琳。

  唯一不同的是,诸侯王们对于如何实现思想大一统有着不同的意见。

  比如,有人就认为用儒道思想来诠释佛教经意就足以,没必要非搞什么老子化胡。

  毕竟佛教在中土传承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哪个佛教徒以天竺人自居。

  只不过李世民掌握了全面主动权,他要搞老子化胡,其他勋贵就算有意见也不敢反对。

  但相应的,在这件事情上许多勋贵都会保持沉默,他能借助的力量就少了许多,自己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第六件事情就是军队,尤其是水师的建设刻不容缓。

  大唐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足够强大的水师,以此来应对海外的敌人,以及即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