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留在开封做顾问吧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绦心头一震,有点明白父亲的意思。

  说到这里,赵似转向蔡京,意味深长地说道:“要是元长公舍得,到时候就随军去西北走一遭,挣份军功回来。”

  蔡京连忙答道:“为国尽忠,是臣等的本分。四郎能随军西征,是他的福分,臣绝没有什么舍不舍得。”

  蔡绦也垂手说道:“官家的切切勉励,学生牢记在心。定当刻苦学习,不负君望。”

  “好!”赵似抚掌赞许道。

  “元长公,听说你家五郎、七郎还在龙泉书院里读书?”

  “臣准备开春将他们转去景灵学校。”蔡京连忙答道。

  “嗯,”赵似不置可否,随即说起另外一件事,“景灵学校,这个名字不好听。朕准备把景灵学校改名为文正学校,还是九年制。征求过范季公,他满口答应。既然文正公的后人不反对,那就定了。”

  大宋的教育制度几经磨合改革,现在基本上定下来了。

  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均为国民教育。大学和专科学院三到四年,属于高等教育。成均、璧雍大学开始尝试高等教育进一步研修——读博士,分副博士和博士。

  现在也不讲什么免费的义务教育——大宋现在是富足,但还也没到这个地步。

  只是每年对各州县的小学和中学提供大量的补贴,学杂费、伙食费,尽可能地降低适龄儿童就读的难度。

  同时从中学开始提供各种名目的奖学金——由各慈善机构募捐提供,能够保证成绩优秀的学生,心无旁鹫地读完四年中学,考入大学或者专科学院,成为大宋的精英。

  《剑来》

  官府在公办学校之外,鼓励私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放开。只是必须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所有的教师和教授必须在国考丙科中试,获得特事官资格。

  至于教师和教授在私立和公办学校的待遇,肯定是有差异的,而且非常复杂。

  一般情况下,公办学校“仕途”有保证,初级、中级、高级、特级教师,以及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这些“同官阶职称”,可以按部就班地评选上。

  私立学校就没有这么多机会,但是薪水待遇要丰厚得多。这就需要当事人自己考量权衡。先在公办学校积累经验、选评职称,等经验和职称差不多时,可以跳槽去私立学校。获得不菲的薪水,但“仕途”基本上停滞——同官阶职称很难评上。

  等到钱挣得差不多,再跳回公办学校,继续刷经验,忙职称...公办私立来回横跳,官府并不禁止。

  “朕看过元长公的一些文章,在学政方面很有见地。”赵似缓缓地说道,“昨日,朕召见了礼部刘正夫和学政部的范致虚,提起过元长公的那几篇文章。范致虚当即表示,希望能代表学政部延请元长公为学政顾问。”

  蔡京目光闪烁,他不知道官家这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