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三章 留在开封做顾问吧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说,到底有什么用意。自己因为“锄大弟”行动失败,自请辞职,去了弘文院。

  按理说当不再允许触及政务,怎么现在又提出延请自己当学政部顾问?

  “范致虚说,担心蔡公不愿屈就。朕说了,元长公是一心为国的人,不会推辞的。再说了,学政部顾问嘛,看顾咨询一二,务虚不务实的职位,不怕累着元长公。”

  蔡京一听,官家的话都讲到这个份上,再推辞就矫情,连忙应道。

  “老臣恭敬不如从命。”

  “好,好。你们这些国之重臣,治国经验丰富,致仕都应该留在京城里,发挥余热。向学子们传授学识经验也好,顾问其它三省部院也罢,都是好事。再说了,现在开封城里集中了大宋最优秀的医师,有各科最好的医术。年纪大了,有了什么问题,朕也放心。”

  蔡京听着听着,听出意思来。

  从章惇到章楶,从许几到苏辙,从范纯粹到吕惠卿,几乎所有的致仕重臣,官家都没有放还回故里。

  其余尚书、侍郎,布政使、直隶州级别的大臣致仕,都是在“指定”地方荣休。几乎就没有告老还乡一说。

  这里面什么深意?

  无非就是担心这些重臣,身负巨大的声誉和人脉,回到家乡后把自己一家打造成名门世家。

  地方名门世家,那就是等于前汉的地方豪强,控制着地方的行政、经济和教育命脉,慢慢地把它营造城一家一门的独立小王国。

  这是官家和中枢决不允许的。

  所以官家采取这种措施,三品以上的副郡部级官员,要不留在京畿、郡治发挥余热,要不在指定地方荣休,为这些地方的繁荣继续做贡献。

  反正一条,不准你回故乡。

  你的儿孙长大了,能做到副郡部级官员,照例处置。要是没做到三品以上官员,儿孙想去哪里都行,反正那时的影响力也就那样,想成为地方名门世家,还缺点火候。

  蔡京看了蔡卞一眼,两兄弟都是心思机敏之人,眼神在空中一交织,都明白对方已经清楚了官家的真正意图。

  唉,俺们的官家,真不好伺候啊,想得太多了。做事情又不动声色,等你明白过来,早就入縠多日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