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楼只在远山西(一)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眼地做着每一个动作。

  赵似在常安民的陪同,向年纪最大的四位七十岁以上的耆老敬酒,还一人赐下一根南海花梨木制成的仙翁拐杖。

  “诸位,”赵似走到新绛县县府官吏这一边,举着酒杯对他们说道:“为国民尽忠尽责,诸位辛苦了!朕敬大家一杯,希望大家再接再励,继续报效国民。”

  “臣等谢陛下隆恩!”

  众人齐声大喊道。

  报效国民,为国民尽忠尽责,是赵似新近提出来的。

  国,当然就是大宋。他是大宋天子,大宋即他,他即大宋,为大宋尽忠,就是为他尽忠,没毛病!

  而现在国策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百姓民众尽责,理所当然。

  于是,为国尽忠,为民尽责,文武百官,公教军警,统统适用。

  宴席散了,赵似留下了常安民一人。

  赵似领着常安民走向被暂时征用为行在的县衙后院,在一处亭子里坐下,叫人端来热茶,笑呵呵地说道:“希古先生,还请见谅。朕年轻,又心急,要办的事情,就想着一定要办好。今日事今日毕,今天与众人聊得很好,聊得很透。心里有些想法,想着要跟希古先生沟通一番。”

  常安民扫了一眼坐在旁边,拿着铅笔、记录簿准备记录的两位校书郎,笑着答道:“陛下雷厉风行,臣等早就习惯了,臣洗耳恭听。”

  “哈哈,习惯就好。”赵似笑了两声,“你举荐了李复李履中接任河东郡守,朕今日一见一聊,已经同意了五成。还有五成,需要再看几日。”

  “谢陛下信任。”

  赵似继续说道:“今天聊了一通地方州县官制和治政。希古先生没有让朕失望,走到了前面,率先试点乡镇公所的建设。只是乡村治理,十分复杂。秦汉时期,尤其是前秦,官府的手深入到每家每户,把百姓们管束得严密死板。”

  常安民用心地听着,听到严密死板这四个字,心里大致清楚了官家的态度。

  “前汉吸取了教训,宽纾乡村治政,结果终其一朝,朝廷一直在跟地方豪强争夺民众和田地。到了后汉,地方豪强凭借大量的土地财富和文化垄断权,演化成世家。几经波折,唐末乱事、五代十国武夫当权,使得地方十室九空。”

  赵似长叹了一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仅百姓死伤惨重,地方世家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十有八九断了传嗣。一片空白,对于我朝而言,是件大好事。可是从太宗皇帝后,历代先帝秉承的国策,居然在扶植地方世家。”

  涉及到历代先帝和国策,常安民不敢妄加议论,静静地听着。

  “希古先生,我们私下议论,这地方世家,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听到赵似的问话,常安民斟酌了一番,先谨慎地问了一句:“陛下,请问你所说的世家,包括那些大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