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妙有经_弥罗青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箓的痕迹。宫殿内的布局,以及从正门入内的一些布局,暗合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以及周身窍穴。

  因此,在观想的时候,才会不自觉的引动自身气息变化,进而带动识海内幻象丛生。

  弥罗手掐法诀,心神放空,宝镜高悬,光辉洒落,照彻识海上下,镇压种种杂念;宝卷之上,雾气涌动,随着观想的进行,慢慢勾勒金阙外形。

  等到金阙成型,弥罗又察觉不对。

  他仔细观察自己观想的金阙,同外界黄金铸就的宫殿。

  二者明明是一模一样,可他越看越觉得不对,似乎一直有什么细微的差别。

  不是这里气息高了一点,就是那里灵机偏了少许。

  他没有询问王养志,而是以自身伴生之宝观察记录,最后惊讶的发现那黄金宫殿的内部,竟然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

  构建宫殿的黄金,并非固体,而是一直在流动的液体。

  他继续观想,让自身识海之上,初步成型的金阙,跟着一起动。

  而这一动,弥罗体内的元气也是跟着动了起来,随即识海之上的金阙立刻坍塌。

  他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记录,看着金阙一次次成型,一次次坍塌。

  心神之中,意识运转速度极快,有了固定的原型,弥罗能在眨眼间,让金阙再次出现在识海之上,而后进行新一轮的尝试。

  可就这样的速度,弥罗让金阙的同外界黄金宫殿同步,依旧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

  期间,他也是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这个房间内,他的思维更加活跃,精神更加充沛,哪怕一次次观想失败,也没有丝毫的疲倦感觉。

  元气运转,同样迅速,身体刚有一些消耗,便在下一秒立刻恢复。

  他观摩着心神之中的金阙,再次看向外界的黄金宫殿。

  这一次,他又看了一些新的东西。

  宫殿的下方,看似空无一物,实则蕴含诸多道则法理,那些道则法理,源自于玄台峰内诸多记录下来的信息,重重叠叠,被金阙压在下方。

  言其有,道则法理非实质,无有其形,可称非有,亦可谓妙。

  言其无,道则法理源于物,万物以此为基,则非无,谓之有也。

  二者相合,可称之为妙有。

  ‘金阙立于妙有之上,难怪称之为《金阙无上妙有仙经》。’

  弥罗自娱自乐,玩笑式的解释《金阙无上妙有仙经》名字的由来,却也大致明白了《金阙无上妙有仙经》的修行方式。

  黄金宫殿本身蕴含了大量阵法、符箓,以及练气的法门。

  通过观想,自然而然可以完成炼己筑基的过程。

  按照弥罗的推测,将金阙观想完成,便能步入筑基境。

  而后观摩金阙内黄金液体的流动,对应的就是炼精化气的修行过程。

  第一次动起来,便等同于孕气,等到整个金阙都处在动态的状态时,便等同于玉液,甚至凝真。

  期间,应该还有某个对应凝真的法门,例如在宫殿内凝聚自身的神像。

  至于像他现在这样,明悟黄金宫殿下方诸多道则法理代表有无之象,进而展露妙有之意,应当就是对应凝真,或者玄光境的修行。

  弥罗缓缓睁开眼睛,边上的王养志感慨道:“三日,区区三日的功夫,你就将《金阙无上妙有仙经》前三篇全部学会,算是创造了我妙有宗的记录了。”

  “哦?那我们这一代,之前花费时间最短的是谁?”

  王养志闻言,笑着指了指自己,道:“是我,当时我花了四十六天才完全弄明白,是你的十五倍多。这么看来,你观摩《太虚玄景妙有金章》花费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太长。我当初是二十天看完前三篇,不知你又要花费多少时间。”

  说着,王养志带着弥罗去另一个房间,观摩《太虚玄景妙有金章》。

  ps:一炁先在这里致歉,因为脚崴了,坐着码字的时候,脚要悬在空中,很不舒服,不小心碰到,还会觉得一阵酸爽。所以凌晨的加更继续延迟,造成不便,深感抱歉。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