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5章 《废都》_大时代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压力,以及儿子的不争气,后代的无望,现实的绝望让他不得不死。他在死前疯狂的举动,每一件都是为了争一分颜面,最后在墙上的泼墨是他一生最后的大作。最后用宣纸盖体也是颇有用意,他兴于艺术,毁于艺术,最后与笔墨宣纸为伴,充满着温情的人文关怀。

  同时这也是隐喻。

  龚靖元的死有很大部分源于他的性格,基于文人的脆弱和悲哀,命比纸薄。

  艺术家阮知非不搞文人创作,办了舞厅收入颇丰。被人打伤双眼,就动手术换狗眼。他是四大文人中最具有新思潮的人物,大劫过后依然勇往直前。他提倡实用主义,不断开放向前,具有光明前景。

  所以阮知非不是文人,不是艺术家,他就是一个带着“文人”帽子的商人。

  这个也要保留。

  在84年底的四合院里,戈文知道经常出现在四合院里的一些人已经离开北京,离开了文坛、文艺界,他们去了南方、去海南淘金去了。

  作家庄之蝶,四大文人之首,名誉金钱双丰收,成为众多人的偶像。十几年来苦苦打拼终于成功,然后成功之后陷入更大的困扰,创作情感的枯竭,过盛的赞许,金钱、女色、虚荣处处受到引诱,成为公众人物的他再一次被束缚。

  正如书中所说:你已经不是你自己的庄之蝶,你是西京的庄之蝶。他被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所捆绑,他的人性和一直被压抑着,全书体现着他内心的压抑和不停地释放,不断来回,折磨着他的精神。他只得被和现实推着走,在现实面前不断地变市侩、狡诈、圆滑、贪婪,这样的自己与内心的善良、感性、纯洁、浪漫相斗争,最终依然无力回天。

  社会扼杀了一个作家,也扼杀了一个庄之蝶。他与四个女性有染,改变了她们,赋予了她们新的生命,最终又毁了她们。

  这个同样要保留。

  这是对知识分子、对文人作家的告诫,也是自省。

  画家汪希眠,这个人物在原著中出现的戏份很少,他是一个画艺高超的画家,但倒卖画假画,陷入困境,他患病乙肝,没有子嗣。

  这个就需要改一改了

  贾平凹的原著中刻画了一大群鲜明的角色,随便掰着手指头数一双手都不够用,要是让这些人物打麻将凑上七八桌没有一点问题。

  可就是书中的这十几二十号人,到了小说的后半篇一一散去,死的死,疯的疯,或家财散尽,或人生反转,一个个合情合理。到主人公庄之蝶家破人亡、声名败坏、精神失常,一个“废”字跃然纸上。

  原著的四十万字缓缓读来,尽是沉重如铅的无助感,给人一种悲凉甚至绝望的感受,让人有一种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与孤独。

  自己写的废都要写性,要锻炼能力,是预言和警告,但不能让读者们绝望,要给读者希望和梦想

  所以,画家汪希眠要在小说中作为一道光,一个火炬,一个梦想出现。

  他会以一个真正的文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

  正是因为画家汪希眠在小说中出现的戏份很少,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画家汪希眠是一个画艺高超的画家没错,但是他不会倒卖假画,不会患乙肝,不会没有子嗣。

  戈文要写他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为画痴狂,有家庭矛盾但会和解,有儿有女,破茧重生,当庄之蝶最后灰溜溜的踏上南行列车的时候,画家汪希眠会获得成功,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戈文要让读者在失望乃至绝望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这段情节,是叛儿一直期待写的一段情节。

  就是要写出主角为了梦想而献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感觉,希望大家会喜欢。

  还有就是感谢书友低调的阴谋家一百元的打赏,多谢

  上一章发布后,收到了很多打赏,让叛儿很是吃惊。

  不知道大家是喜欢上一章的私货还是摘录的小说片段,土豪们可以在书评区吱一声,叛儿冒着被屏蔽的风险也要满足土豪的要求,只要土豪们肯把大腿露出来让叛儿抱。

  。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