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0章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_大时代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戈文轻轻的赞叹,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这是多么动人的念想。

  永恒一说,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事情。是人便有悲欢离合,正如月的阴晴圆缺一般无法避免。可是三毛却说自己的来生要做一颗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的树。无论在哪生根,都要站成永恒,哪怕干枯败落,哪怕倒下,也还要站在那里不动不移,保持一种永恒的姿态。

  她很骄傲。很执着,并不盲目的听从任何人的劝说!

  戈文知道这首《如果有来生》绝不是三毛信里所写的那样简单,说是让自己品鉴,其实是三毛在借诗歌来表述心志。

  戈文想起前世三毛在荷西去世后写的一段话来:“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拚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

  三毛选择做一只不死鸟,不轻言消失与死亡,只因为有爱,只因为有与荷西的承诺。

  一个女子竟然可以如此坚强,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呢?不依附、不依靠、不寻找,似乎认定命里既来的东西,又不屑于命运的安排。一个人的信念就是如此巨大,它可以摧毁一切,也可以支撑一切。

  只是当事与愿违时,人们总是愿意去期待来生,期待在来生中每次的相遇都能化为永恒。然而,来生始终不过是海市蜃楼,我们不能永恒,也没有来生。那些对来生的期盼,永远都只能在诗歌中传唱。

  戈文知道自己上次的劝说失败了,自己写了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送给三毛,希望她能够放下心中的包袱重新找到幸福。可是三毛却回了自己一首《如果有来生》来作为回应,这个一生都在流浪、至死都向往自由和安宁的矛盾女人,根本放不下那个死去的丈夫,她无法放弃那份执着的爱情。她一生唯一的信仰是爱情。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还爱他,可是他不在了!

  有一种女人,可以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三毛就是这样的女人!

  这样的纯粹能有几个人做到?

  戈文从书桌上拿起了笔,摊开信纸心情复杂的给三毛写起了回信。

  ……

  ……

  第二天戈文的心情依然有些低落,他站在邮政局门外的邮筒处呆了许久,一直等到邮递员将邮筒中的信件都拿走才整理了一下心情,朝着八一公园的方向走去。

  除了寄给三毛的信之外,戈文也给《读者》的郑元续编辑回了信。

  受三毛的信的影响,戈文将三毛那首《如果有来生》重新巻写了一遍随回信一同寄了去,《大国崛起》出版权已被三联书店拿走,他向甘肃出版社推荐了三毛的作品,并附上了三毛的美国地址。

  戈文希望国内可以出版三毛的作品集,正好甘肃出版社也有需求。

  同时戈文也知道,尽管三毛此时不仅在港澳台地区很有名气,就连国外有华人居住的地方也大都听过三毛的名声,可是三毛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太好。她一个女人独自生活,还需要支付手术的费用,光靠版税恐怕有些入不敷出。

  无论如何,戈文都希望那个女人能够幸福。(未完待续。)

  ps:三毛就是笔者初中时的一个梦,所以写大时代这种真实背景的小说时,必须将这个梦给圆了。

  希望大家能够去阅读三毛的作品,这是一个很真的女人。

  最后,还是求订阅!

  不管大家是在什么地方看《大时代之1983》,作者君都希望大家能够来来支持正版,只有在这里,才能在第一时间阅读到最新章节。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