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8章 一个故事的开始_大时代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圌国的口中得知,硬六连是对越反击战的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亲自下达命令从南京军区带走的。

  在那场战争爆发前的动员中,南京军区也有部队参战,可是从南京军区a军抽调走的两个师,并没有硬六连所在的120师,不过作为上一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怎么会忘记这支诞生于**战争烽火中,以敢于冲锋陷阵,敢于刺刀见红而威震敌胆的尖刀连队呢?

  所以许世友将军将这支硬骨头六连也调上了前线,作为东线全军的尖刀和侦察连向越军渗透。

  在攻打高平的战役中,硬六连更是作为穿圌插部队和装甲营一起拼着几乎全灭的结果,顺利的完成了作战目标让部队攻打下高平。

  所以用《士兵突击》这个名字作为小说的书名,恰如其分。

  戈文放下双手,拿起桌上的钢笔,在稿纸第一排空了四格,认认真真的写下了“士兵突击”

  四个龙飞凤舞的汉字。

  接下来就是故事的开始了。

  戈文并不打算将《士兵突击》写成短片小说,又或者是中篇小说。

  他要将这个硬六连的故事写成长篇。

  从卫建圌国、老枪、孙强乃至其他退伍老兵的口中,他已经知道了硬六连的几个故事。

  孙强说他当初入伍时,被陈圌红军训得都想要逃离了。

  还有老枪他的枪法是全连的第一,可他更拿手的其实是近身格斗。

  卫建圌国刚分到硬六连做指导员时,曾与陈圌红军闹出很大的别扭,可是最终却被陈圌红军给征服了。

  如果光写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话,同样可以很热血,同样可以很壮烈,可是没有了硬六连的成长,没有了硬六连的士兵们的成长。

  那小说的感染力和艺术性无疑会降一个层次。

  所以这个故事的开始也同样和前世看过的《士兵突击》一样,借一个新兵的成长来描写这群军人来描写硬六连的精神。

  戈文的脑海中浮现起前世他看过的《士兵突击》中的一些画面。

  许三多踏入军营因为懦弱,因为懵懂,被副班长伍六一仇恨——他担心许三多会让班集体蒙羞。

  班长老马随口说起,当年有一个兵,曾想在这里修一条路,但是没有修成的故事。

  开玩笑着说让许三多修路。

  许三多把班长的话当成了命令,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这条路。

  为了克服晕车,许三多一次次地在单扛上旋转又一次次挥下来。

  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了能得到先进荣誉,在班长的鼓励下,许三多让全连上下大吃了一惊——许三多成为了训练和比赛的尖子。

  而班长史今由于年龄的原因,也因为许三多被提拔为班长,被列入了复员退伍的名单。

  为了将班长留下而拼命训练出成绩的许三多懵了。

  对!

  就应该这么写。

  戈文开始在稿纸上写了起来。

  许三多的家乡无疑是个小村子,小到一根香烟跑到头的村子。

  一家喜事就是大家喜事,死头牛马便是全村人的重大议题。

  大家伙儿齐拥在许百顺家门口,直教个水泄不通。

  屋里终于传出一声婴儿哭声。

  人群便齐齐轰出个好字。

  许百顺后来者居上,连钻带拱地往里冲锋,肘扒脚踹。

  绰号老地主的老头吃了痛,恨恨回头:“后生仔,少看路边的是非,心思要用在田里。”

  许百顺正准备恭谨地回答,却忽然想到了比辈分更重要的成分,是我生儿子呢——“你啥成分?你逃亡富农来教育我贫下中农?”

  老地主立刻恭顺下来:“是,是……”

  他忽然想到成分现在未必重要过辈分:“你叨叨啥呢?四圌人圌帮都打圌倒啦,你以为你准就生儿子呢?”

  这事上,许百顺是不大自信,横瞪一眼便进了屋门,没一会儿屋里传来一声变调的欢呼:“是个儿子!”

  再出现时,许百顺变得趾高气扬,他没忘了尽可能蔑视地看看老地主。

  “又是个儿子,名字想好啦,叫个许三多。我许百顺生了三个,三个都是儿子,这么多儿子。毛主圌席万岁!”

  。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