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县城里的战斗_穿越人世间的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支书的最大支持就是文昊实验性的一切做法,村里都无条件支持。

  比如:建羊圈用的地和人,还有以后喂羊的人。

  再比如:庙坪给学生娃娃们随意玩耍折腾。

  文昊一听,这样也行,虽然只是从默契转到明处,但毕竟表态就是一种进步,这说明,他本人,还有他的做法已经得到了田支书——这个双水村最高领导干部的认同。

  这可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创业初期,还是小地方好做事。所谓机会起于微处,大事做于细处,大楼成于基础,有这个支持,文昊还是能做一些事情的。

  他立刻就在学校要建的养殖场旁边,加盖了一间蚯蚓养殖实验室,让学生们用于实验和学习,并同时完成蚯蚓育种。

  至于初期的蚯蚓从哪里来,孩子们去野地里挖就是,他们还乐意如此。反正也是玩嘛!

  梁立雪的训练有了效果,现在学生娃子们集体活动,就连平常在村里玩打仗,都是一队队的,有分工有监督有考评,很有章法,比双水村的大人们做事都有条理。

  除了四五年级大班的孩子,像少平、晓霞都开始在低年级崭露头角,可以领队做一些事情了。

  田晓霞不说,孙少平花钱做事可是很有章法的,他上高中时,田润叶给他的钱,被他安置的亭亭当当的。

  回到家里,碰上姐夫被抓,家里哭成一片,大哥又外出米家镇不在家,十七岁的少平硬是三招两式,把家里的事处置的滴水不漏,孙少安回来,也就是找人释放王满银而已。

  人说,三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是这样一来,庙坪越来越像双水村的福地了。

  枣林,还在不断扩大,提供了双水村一年中的最大笔收入,换回来两辆拖拉机。

  这批学生,未来一定会是双水村成才最多的一代人,而这批人都是从庙坪里走出去的。

  还有养殖,枣林种豆,其实就是又一种林下经济的实践。

  为了再给庙坪添色,文昊发动孩子们,从枣林后面蔓延至庙坪山,种了大量的槐树,这样,除了中秋的打枣节,以后还要多一个三四月份的槐花节了。

  槐花、槐叶可是都能吃的,而且还非常好吃,满山遍野的槐花开放,不但香味扑鼻,也很好看,也算为双水村民的生活,再添一点颜色。

  另一个劳动课节目,就是组织四五年级的孩子们,开始对双水村展开简单测绘,这是华夏环境区域研究流程的第一步。

  为此,文昊还专门致信,让梁立雪协调来一支测绘小组,做双水测绘的同时,教孩子们学习简单测绘。

  梁立雪自从回来以后,老实的很,一般不再骚扰他。看来,不但男人不能闲,女人也是,有事做,都会安生许多。

  现在的孙家那里,就是生活保障基地,吃喝洗澡住宿齐全,和在县城里没啥大区别。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