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明君,军情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明君,军情

  水师顺江而下,速度很快,两三天便到了叙州府治宜宾。

  在宜宾停留做补给期间,朱媺娖下船接见了叙州知府、宜宾知县等官员,但都只是让这些官员见她一面,随便问几句地方上的事。

  最后又接见了赋闲在家的樊一蘅。

  “臣,樊一蘅参见监国千岁!”

  “平身。”

  “谢监国。”

  樊一蘅虽然已经七十二了,但头发却仍有些许黑的,身材中等偏瘦,精神矍铄。

  朱媺娖以及通过手机摄像头看到他的郝光明都不禁暗暗点头。

  樊一蘅身体、精神状态属实不错,也难怪能在风雨飘摇的明末,于军阀乱战的四川支撑五六年。

  与此同时,樊一蘅也大胆地看了朱媺娖一两眼,不禁恍惚。

  活到他这个年纪,多少都有些识人之能的。

  因此,他一眼便感觉到了这位公主身上的威势,且公主神态端庄稳重,看过来的眼神淡然柔和,给他的感觉竟然比昔日做了多年皇帝的崇祯更具帝王气象。

  再配以如今码头上停泊的上千舟船,尤其是那五艘朱红似火的高大铁甲战船,以及随同其上岸歇息的数万精兵,那种强大帝王所有的威压感便更明显了。

  这一点,从站到一边去,都不敢抬头看这位公主的叙州知府、宜宾知县等官员的表现,便可见一斑。

  就在樊一蘅恍然时,便听朱媺娖用清亮悦耳的声音道:“君带公近来身体可还安好?”

  樊一蘅回过神来,忙道:“劳监国挂怀,老臣身体很好。”

  朱媺娖又含笑道:“此前贺珍能反正归降,多亏了君带公的书信呀。”

  “老臣对那贺珍影响有限,此事不敢居功。”

  “君带公太过谦逊了。”朱媺娖说着,却话题一转,道:“父皇前年便曾下旨起复君带公总督川陕军务,只因道阻,任命未能送达。

  本宫在成都监国时,常思贤臣良将,也曾想过请君带公来监国府襄助。

  只是念及君带公毕竟已年过七十,不忍再使劳累,才让公继续在乡里荣养。”

  樊一蘅听了朱媺娖这番话,不仅双目湿润。

  因为他听出来了,朱媺娖这是在向他解释为何没有继续执行崇祯十六年的任命。

  需知,到了明清这种已经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向来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且皇帝永远是对的。

  所以,从来就没有皇帝向臣子承认错误的,也没有为君上者向臣子如此细心解释、宽慰的。

  朱媺娖虽然没有按崇祯十六年的任命,让樊一蘅总督川陕军务,可在去年便下旨,给樊一蘅同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衔退休荣养的恩典。

  否则,按之前樊一蘅罢官归乡的遭遇,是没有资格在朱媺娖前自称“臣”的,只能称“草民”。

  有恩典,又特意解释一番前事之因,在樊一蘅看来,朱媺娖如此宽宏,都可以媲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