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拼音字母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书人求助,而是从紫霄观找了六名识字又比较机灵的人,为了凑人数把依莲依荷两姐妹也被加入了进来。

  专门找了一个房间作为工作室,直接就开始了编撰工作。

  陈景恪先照例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给所有文字注音,相信我不说你们也能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

  “我不会昧下你们的功劳,等完成这项工作,你们所有人的名字都会写在开篇的编撰一栏,咱们共同享受这个荣誉。”

  众人都非常的激动,这也算是另类的立言了啊。依荷依莲两姐妹是最激动的,以前这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见众人的积极性被调动,陈景恪也没有再说多余的话,拿出两套厚厚的书籍道:

  “这是前朝所著的《玉篇》和《切韵》,咱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两部书的基础上,按照我教的方法给每一个字注音。”

  “有疑难问题就来找我询问,每隔一个时辰咱们就做一次汇总,并交流经验。”

  《玉篇》是南朝时期编撰的一本字典,也是第一部以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后续朝代不停的有学者增添新字进去,是当前覆盖面最广的字典。

  《切韵》是隋朝编撰的书籍,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确定语音的书籍。它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语音体系,唐朝建立后把这本书确定为官韵。

  陈景恪他们不需要做太多改动,在《玉篇》和《切韵》的基础上,用他‘发明’的拼音字母给每个字注音就可以了。

  最开始工作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主要是大家对拼音很陌生,需要他不停的指点。每次核对交流经验的时候,都会出现大量的错误。

  但随着工作的进行大家对拼音字母越来越熟悉,错误越来越少,到最后陈景恪只需要做最后审核就可以了。

  不过他并没有闲下来,印书坊那边制作铅活字也需要他做最后的核验。合格的就留下,不合格的熔毁重铸。

  最麻烦的还是水力机械的制作,虽然他知道大致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可具体制作难度非常大。

  比如说轴承,前面说过钢铁不合格制作出来的轴承质量太差易损毁,那么就需要提高钢铁的质量。

  可他对这玩意儿真没啥了解,所知不多的相关知识,还是在历史书上看到过的宋朝炒钢法。

  就是把生铁和熟铁汁放在一起炒,可以批量获得钢铁。

  相对于唐朝时期来说,这种炼钢技术已经是跨时代的进步了,可依然无法满足轴承的需求。

  没有办法提高钢铁品质,那么就只能在轴承上想办法,最后还是前世的见识给他提供了灵感。

  既然钢珠不行,那么用钢柱呢?增大接触面积,是不是就能提高轴承的承受力?

  然后就找来工匠一起研究,搞出了柱状轴承,耐用程度果然有了质的提高。

  后面又搞出来了齿轮、连杆等设备……实际上古代早就有齿轮、游标卡尺等‘现代化’工具了。

  关注一下考古,会发现很多刷新认知的东西。

  总之,经过近一个月的研究,一套简单而又充满科技感的水力机械正式完工。

  当看到水力锯只用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把腰粗的大树锯成木板的时候,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声。

  要知道这棵树用人力的话,需要两个人用差不多一天时间才能全部分解成木板。

  水力锯效率提高了无数倍。

  后面的粉碎机也是一样,树木、杂草之类的丢进去吐出来的全是碎屑。

  水力冲压机,直接把薄铁板压成了想要的形状。

  工匠们不懂它的意义,陈景恪却知道冲压机的用处比粉碎机、搅拌机、水力锯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世民看着手上的报告,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不是因为水力机械研发成功,而是陈景恪的表现。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