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6章 威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的大炮,后膛炮的射程、威力、精度都要超过前膛炮。

  陈景恪作为穿越者,自然是一步到位直接直接拿出了最成熟的后膛炮——既阿姆斯特朗炮。

  为啥他这么熟悉这种炮呢,说起来也是民族悲剧——这种炮首次大规模应用于实战就是英法联军入侵满清的时候。

  英法联军凭借此炮,攻陷了使用老式前装滑膛炮的天津大沽炮台。

  僧格林沁的三万五千名蒙古八旗骑兵,在八里桥被英法联军的阿姆斯特朗野战炮打垮聚歼。

  作为鲜明对比的,此战英法只阵亡五人,四十七人受伤。

  当时看到这段历史这个数据的时候,陈景恪心中只有愤恨与悲伤,因此记住了阿姆斯特朗炮这个名字。

  后来在网上搜索这个名字的时候,顺便了解了火炮的发展史。

  他痛恨侵略者却不痛恨这种大炮,更何况现在他是穿越者,能够提前几百年用这种大炮造福华夏文明。

  所以,直接一步到位搞出了阿姆斯特朗炮。

  当然了,这种炮现在叫神威大将军炮。

  而且在此基础上,陈景恪还特意增加了减后坐力结构。

  说白了就是在炮口位置,预留两排对称的排气孔。

  不要小看这几个孔,能大大减小后坐力。

  不过阿姆斯特朗炮也有缺点,那就是炮闩质量问题,以及锁栓重量问题。

  火药爆炸的瞬间产生的推力,很容易把炮闩震裂。

  锁栓的大小重量和火炮本身是成正比的,越大的火炮锁栓就越重,几十斤的栓要一两个大力士才能操作。

  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又用了二十年改进技术后膛炮才取代前膛炮。

  不过对陈景恪来说都不是问题,一来高炉炼出来的钢材能胜任这个要求。

  二来可以把炮闩设计成可更换的零部件,破裂了直接更换。

  三来炮膛里掉落出来的圆形铜柱了,别看它不起眼,却能抵挡火药的第一波冲击,减小对炮闩的损耗。

  锁栓重量问题也不是无法容忍,毕竟现在的大唐能造出来的,最大重量的大炮也就是三四吨。

  更多的还是一吨左右的大炮,锁栓重量三五十斤的样子,专门配备两个人操作就可以了。

  至于以后……以后的问题自然有专门的人才来解决,不要太小瞧古人的智慧。

  唐朝人之前没有见过火炮,更不知道什么叫前膛炮什么叫后膛炮。

  在见到操炮手从尾部打开炮膛塞填弹药的时候,只以为大炮就是这样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要是没有陈景恪这个穿越者,仅仅一个螺式炮闩就能困扰人类数百年。

  在众人的注视下,操炮手们很快完成了装填工作,再次点火发射。

  有了刚才的缓冲,众人虽然还是被炮声震的心底打颤,但已经能克制住恐惧,仔细观察炮击的情况。

  随着‘轰轰’声响起,三十枚大铁球砸在城墙上,只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