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0章 擒纵器和钟表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斤的棉花……哎,只可惜来大唐的时候我就带来了水稻。”

  庄稼高产当然不只是种子的问题,肥料也同样重要,但这些就没必要和李世民细说了。

  见他提到这些种子,李世民再无疑问。陈景恪带过来的水稻有多高产他是亲眼见过的,不知道被多少人视为祥瑞。

  结果在陈景恪的家乡竟然是人工培育出来的,而且还不只是一种。只能说差距实在太大了,大唐真是全方位落后于这个神秘家族。

  同时也坚定了他的信心,这些东西大唐也必须要有。陈家可以凭借家族之力在数百年时间内研究出这些,那以大唐的国力只会完成的更快。

  想到这里,他就说道:“把你老家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详细写下来交给我,我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陈景恪说道:“好的……不过,我们好像在说道儒结盟之事吧,您有什么意见?”

  李世民说道:“既然你有信心那就去做吧,不过要小心别再被人利用了。”

  陈景恪回道:“您放心,吃一堑长一智,不会了。”他不是相信自己,而是相信武舒。

  事情说完他就告辞离开,径直去了太史局。

  等他离开,李世民才问李承乾道:“对于他所说之事你如何看?”

  李承乾知道是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就回道:“确实是个方向,什么学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大唐更加繁荣强大。”

  李世民说道:“你还是没有抓住重点,此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彻底终结某一家学说独大的局面。”

  李承乾沉吟片刻,颔首道:“确实如此,景恪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叫……嗯对,叫辨证的看待问题。”

  “以前我不理解,现在有些明白了。如果一个人从小就通学百家,确实能吸收各家之所长,辨证的看待问题。”

  李世民很是欣慰,提醒道:“但也不能太过于相信他所说的法子,倒不是他有什么坏心,而是陈家毕竟只是一个家族,比较好管理。”

  “大唐太大了,很多不起眼的小问题都会变成大问题。在他们家族那边可以使用的法子,到了大唐就不一定适用。”

  “所以他的法子可以作为参考,却不能尽信。”

  李承乾恭敬的道:“谢阿耶教诲,我知道了。”

  ……

  陈景恪一路到达太史局,顺利找到了李淳风。

  太史局上一任太史令傅弈在年初去世,享年八十多岁。李淳风这个二把手顺利扶正,成为大唐新一任太史令。

  在前世的历史上他一直干到死的那一天。

  李淳风也属于半神话级的人物,但他的寿命却和名气不相符,六十出头就死了。

  别说和王远知、孙思邈这些人比了,同时期的出名道士貌似都比他活的久。

  言归正传。

  李淳风早就着人抄录了一份浑天仪的图纸,见到皇帝的手谕就交给了陈景恪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