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 瞎扯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出高明的治国之策。”

  “我们家族长辈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文学和格物上面了,治国方面基本没什么建树。”

  长孙无垢终于被说服,道:“说的有道理,看来想从你这里获得帮助是不可能了。”

  她嘴上遗憾,心中实则很开心。

  果然如她猜测的那样,陈景恪只是单纯的带回了学问,没有那么多的谋算计划。

  这对大唐,对他本人,对小兕子都是个好消息。

  见她相信,陈景恪心中也松了口气,他当然知道许多政策方面的东西。

  别的不说,之后一千多年的主流社会制度他都知道一二。但这些东西他可不敢说,至少现在不敢。

  最关键的是,这些先进制度,真的就能适合现在的大唐吗?

  很简单的例子,两党制在美帝大获成功,然后很多国家都开始模仿。美帝自己每演变一个国家,也会强制推行两党制。

  可事实证明,所有模仿两党制的国家都失败了。

  原因正如刚才陈景恪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万能,需要和当地的人文环境、经济情况、国家实力等等相符才行。

  两党制是美帝独特环境形成的产物,其他国家强制模仿就是找死。

  同样的道理,后来出现的种种先进制度,拿到唐朝就一定能成功吗?

  更大概率是国家大乱改朝换代——除非他搞革命,可他又没有这个能力。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借用唐朝土著的力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

  他当然知道,依靠这些肉食者进行改良,是永远不可能改出想要的世界的。

  他也没指望这些人。

  他真正想做的是提高生产力,促成学问向民间普及。当普罗大众掌握了知识觉醒了民智,自然会为自己争取利益的。

  到时候肉食者们要么主动放权,要么被革命。

  而这些觉醒的后来者,自然会选择最适合国家的那条路。

  ……

  把长孙无垢应付过去,他又马上反过来推广自己的计划,道:

  “虽然我无法在政策上给陛下提供什么思路,但技术上还是能帮不少忙的。”

  说着就到书架上取过一本书,递给她道:“这是我设计的全新炼钢法,从矿石开采到冶炼全部都有。”

  “找几座大型铁矿进行建设,不出两年大唐的钢铁产量破万吨是没有问题的。”

  “哦,吨是我们家族创造的重量单位,一吨相当于大唐的两千斤,专门用来表述大宗货物的。”

  长孙无垢马上进行换算,一吨是两千斤,一万吨就是两千万斤。现在大唐的钢铁产量才一百多万斤,足足提高了二十多倍。

  有了这么多的钢铁,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关键是铁路也有了可能。

  想到这里,她接过那本册子,道:“行,见外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不会让你吃亏的。”

  陈景恪刚想客气。

  她又先一步说道:“别拿小兕子当借口了,我的女儿虽然很宝贵,但也不值这么多东西。”

  陈景恪不乐意的道:“您这么说我可就不乐意了,小兕子在我心里就是无价的,所有东西加起来都不如她一根头发丝重要。”

  长孙无垢既欣慰,又有些无语的道:“行行行我知道了,这话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然后她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就带着些许祈求的语气,道:“青雀以后跟着你学格物,帮我好好开导开导他。”

  陈景恪奇怪的道:“您没把封国的事情告诉他?”

  长孙无垢摇头道:“现在事情还没有定下,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我怕现在给他希望,万一将来无法实现他更无法接受。”

  陈景恪了然,道:“好,您放心,我一定看好他。”

  ……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李世民也在甘露殿召见了一众心腹。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