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我,诸子百家门徒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会考虑折中的办法。到时候自己只要强调忠君,他大概率会同意的。

  毕竟也只是说军人是从百姓里走出来的,应该爱护回馈百姓,而不是把屠刀对准百姓。

  仔细算起来,并没有触及到李世民的逆鳞。

  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比起来,军队应该爱护百姓这种的思想并不算出格。

  而今天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李世民最后果然同意了他的做法。

  唯一让他想不通的是,对方到底是怎么把他的这种思想,和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什么样的脑回路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看长孙无垢的态度,她肯定知道些什么,所以陈景恪就试探的道:“姨母,圣人是怎么猜到我的想法来自于管子的呀?”

  长孙无垢放下茶杯,道:“不要小瞧天下人,不论你们藏的多隐秘,只要露出蛛丝马迹就有可能被人抓住。”

  “任何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尤其是学术思想上更是如此。你们陈氏一族的思想也不可能凭空产生,必然离不开先贤的影响。”

  “我把诸子百家的思想全部翻了一遍,与你的言行做比较,发现和管子的思想最为贴近。”

  “原来是您猜到的啊。”陈景恪先是惊讶,然后就是了然。

  女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候确实无法用常理揣度,尤其是聪明的女人,思维更是跳脱。

  她能把自己的行为和管子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完全可以理解。

  长孙无垢不无得意的道:“如何,可是叫我猜中了?”

  “姨母法眼无差,我佩服佩服。”陈景恪还能说啥,只能竖起大拇指夸一句猜的好。

  而且她的这个猜测也给了他灵感,以后我就是管子的门徒了。

  回头就把管仲的著作和事迹都翻出来仔细研读,看看哪些能用得上。

  然后和自己要宣扬的思想概念联系在,假托是宣传管子思想。

  谁反对就去找管仲理论去。

  陈景恪也算摸到了一点古人的想法,大多并不反对在学术上创新,甚至持欢迎的态度。

  尤其是对于李世民这样胸怀大志的君主来说,更是希望在自己治下能诞生伟大的思想。

  只是有一个前提,你的思想不能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有迹可循。

  说的更直白一点,可以基于前人的思想搞创新,但不能搞凭空创造。

  佛教也是主动选择了汉化,才慢慢的为中原所接受。但即便是到了现在,还是会有人以番邦异教来反对它。

  他要是凭空搞出新思想,待遇比佛教也好不到哪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前人当幌子。

  管子的思想不够用了,还有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等一大群先贤。

  中国或许缺很多东西,但绝对不缺思想领域的大佬,诸子百家的思想随便套用,总有一款合适的。

  啥?你问我到底是哪一家的门徒?我是百家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