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0章 万物之理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态度更加的恭谨。

  大家都知道陈景恪要娶晋阳公主,武舒想嫁入紫霄观必须过宫里那一关,不少人私下等着看她的笑话。

  然而这次她进了皇宫又全须全尾的出来,彻底击碎了某些人的幻想,再也没有人敢对她不敬。

  陈景恪没有跟着去,而是留在院内继续编写新教材。

  他把所有的学科笼统的划分为四类:语文、数学、物理、历史。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数学是理科的基础;物理是整个理工科体系的统称;历史就不用说了,读史使人明智。

  他也想过按照前世的科目划分方法,搞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甚至连逻辑学、心理学都搞出来。

  但着手编写教材的时候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就以化学为例,没有材料、没有器具,怎么编写这个教材?

  难道告诉孩子们,把硝、木炭、硫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点燃能产生爆炸,这就叫化学?

  地理地质就更别提了,总不能告诉这些孩子,大自然生成土壤的速度是每十年一毫米,人类农业文明造成水土流失的速度是每年一毫米。

  所以农业文明从诞生那天起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要么冲破农业文明走向更高的文明,要么文明毁灭?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他毕业那么久大部分知识都已经还给了老师,独立编写一套系统性教材比较难。

  最终选择把化学、生物、地理方面的知识统一归类为物理,等以后条件达到了在慢慢的分离出来。

  这个想法是借鉴了后世小学的自然科目,它就是把理工科里面比较简单易懂的东西混杂在一起,给学生做个启蒙。

  当然,他编写的教材肯定比小学自然要深奥的多。

  至于逻辑学和心理学……暂时还是算了,这玩意儿要是搞出来影响力太大了,还是等后面慢慢的来。

  这四本教材的编写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语文教材最好编,前边是拼音字母,这个早就已经完成现在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

  后面的内容反倒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就是从百家经典里节选出几篇经典片段供大家学习。

  其次就是历史,这个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华夏简史》来充当。

  然后就是数学也比较好编写,开头是新式数学符号,这个也是提前就编写好的,直接挪过来。

  例题一部分是从算学《九经》里摘抄出来的,有些是陈景恪自己编的。

  对义务教育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学生而言,编写几道例题简直不要太容易。

  什么水池一边放水一边进水;小明小华跑步什么时候相遇,什么时候追上对方等等。

  真正麻烦的是物理,这个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纯靠他自己回忆。

  还要考虑当前时代对理科学科的认识程度,不能把教材编写的太深奥。既要让他们理解,又能对他们起到引导作用。

  一个字,难。

  所以这本物理书他已经编了几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不过也快了,他估摸再有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除了内容之外,他还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把所有的书都改成了横向印刷。

  嗯,从后往前翻这一点没改,只是把竖向排列改成了横向。

  倒不是非要和前世对齐什么的,而是理工科书籍必须要用横向印刷。

  但如果只把理工科的改成横向,文科继续用竖版,就会显得不统一,干脆全改了。

  先在紫霄观内部使用,至于外界愿不愿意接受,那是他们的事情随便,反正将来他们学理工科的时候有本事别用横版书籍。

  下午,有一支无名车队送来了几十个大箱子。

  搬到仓库打开,全是绫罗绸缎、奇珍异宝,还有十几处店铺和两处庄园的地契。

  不用问,宫里送来当聘礼的。

  那一对帝后还是不想让自家女儿丢面子啊。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