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2章 元旦_天眼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门跑过来。

  可虞青茗到底有什么事情呢?林熙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不过以他对少女的了解,知道少女肯定憋不住事儿,最后过几天就会原形毕露,自己也没必要急于一时。

  再说了,明天过生日有虞青茗这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在,肯定能增添不少乐趣,不管怎么说,也总比林熙自己孤零零的吃碗长寿面,要好很多不是。

  想到这里,林熙心中隐隐期待明天的到来,想来应该会很有趣······

  ······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则是日的意思,所以元旦的本意就是初始之日,而且元旦又称为“三元”,也就是所谓的岁之元、月之元和时之元。

  我国历史上“元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也有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曰“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以此来记述当时庆贺元旦庆的情景。

  值得一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元旦,其实指的是正月初一,而关于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以前并不是很统一,所以在那之前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但自从汉武帝开始,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并把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而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后来新中国城里,政府规定以公立一月一日为元旦,正月初一则为春节,不过相对来说,元旦节的重要性要比春节小很多,一般的机关和企业,在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时,都会将之与春节合并,民间的庆祝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毕竟中国人还是要过中国年不是。

  而关于元旦的由来,其实还有个典故: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时期,尧在位其间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受到广大百姓爱戴,但因为他的儿子无德无能不成大器,所以他并没有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自己儿子,而是选择了德才兼备的舜,这也就是“禅让制”的由来。

  当时尧对舜说:“你今后也一定要把帝位传给德才兼备的人,这样我死后也能安心瞑目了”

  果不其然,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民的爱戴,因此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并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未“元正”,这也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在元旦节这天,按照林熙老家苍溪的习俗,是要早晨六点以前起床的,寓意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这样来年才会勤恳工作和幸福生活。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