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全新的拍摄模式(上)_我的剧组非人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自然就是进度失控,然后引发连锁效应,集体失控——剧组调节进度的唯一方法就是拉长时间,有足够的容错空间。

  这刻李闲云想了想,道:“还有些别的特长……可以调节进度,但是……太高调了。”

  李闲云搜查刮肚的找合适的词。

  李城笑笑:“有别的用处就好,可以调节进度就更好。对了闲云,你有没有想过,低成本优势要有怎样的商业模式才是最合适的?”

  李闲云张了张嘴。

  商业模式,这个词大家都耳熟能详,可真到做起来,那问题就复杂多了。

  选择商业模式,就好比一个人选职业,是决定一生的。

  影视圈的商业模式是现成的,也是比较成熟的,但是李城的意思……

  李闲云道:“你认为我应该有新的商业模式?”

  “难道不是吗?毕竟你也不是一般人。”李城笑呵呵道。

  李闲云和李城保持着默契,直接道:“你有什么指教?”

  李城笑道:“我听说你们影视圈都很追求爆款。我问过一些了解这方面的朋友,他们一致认为,爆款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不是片子做好了就一定能成为爆款的。”

  “是。”李闲云很肯定道。

  影视圈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它不遵循现有规律。

  不是高质量的片子就一定有高回报。

  无数业界大拿绞尽脑汁的总结成功法则,寻找财富密码,所谓的套路,也是因此而生。

  但是艺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不是流水线,流水线上的东西只要保质保量可以好用几十年,可口可乐卖到现在都没改配方。

  艺术套路却会被厌倦,一个题材过几年可能就不流行,曾经的大拿被时代抛弃,比比皆是。

  一些高质量的片子因此惨败更是罕见不鲜。

  国外最典型的有《肖申克的救赎》,国内如《1942》《树先生》等等。

  大话西游刚出来的时候票房亏惨,数年后却成了经典,但已经卖不上价,以致于有了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说法。

  所以电影从不遵循质量与票房对等的逻辑,毕竟高质量在艺术方面本来就没有恒定的标准,观众的口味也时刻在变。

  正因此影视公司追求爆款,但不能指望爆款!

  这刻李城道:“但总还有一些既定的规则。”

  “是的。”李闲云再次肯定。

  没有绝对的必胜手段,但会有相对的成功方法,否则也不可能有所谓天才与庸才之分。

  听到李闲云的认同,李城直截了当道:“所以我认为你不应该走卡梅隆那种十年磨一剑的道路,你应该走一年磨十剑的道路。”

  一年磨十剑?

  有意思。

  其实这想法与李闲云不谋而合。

  因为这才是李闲云发挥自己成本优势最大化的关键!

  他成立公司一年就拍摄了八部电影,凭什么?不就是靠的那些鬼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吗?而那个时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