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一九章 生子当如沈言_极品并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身军事家族的金陵前军总兵罗玉辉,在率军出征前更是提出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思想,从而博得了一个满堂彩,更是得到了皇上的支持,从而罗玉辉率领金陵前军直赴淮北郡前线。

  罗玉辉的言论也博得了满朝文武的期待,甚至这个消息传开了,更是赢得了全金陵士林的一片喝彩,可惜,罗玉辉的表现有点虎头蛇尾,论战没有任何的问题,可刚一接触白莲教就落了一个差不多全军覆没的结局,这个结局不但让皇上深感不满,更是让全金陵士林感到愤怒,他们的内心中似乎觉得罗玉辉欺骗了他们的情感。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沈言异军突起成功的转移了金陵士林的注意力,估计罗家都会因为罗玉辉这一次而受到很大的波及。

  沈言接二连三的取得了与白莲教战局的胜利成功的获得了这些金陵士林的拥戴,如果现在要问谁在金陵士林中的影响力最大,答案绝对不是皇上,也不是在士林中拥有泰斗的姚孟宪,而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十分和善、一副人畜无害的沈言。

  沈言之前的一幅楹联难道了全金陵士林,那个时候,金陵士林中绝大多数人觉得沈言只是靠着这一副楹联的才华,毕竟沈言除了这一副楹联难倒了他们,再无惊世骇俗的作品问世,所以,金陵士林中绝大多数人的心中觉得沈言可能是江郎才尽,不过如此,尤其是沈言放弃了文人的身份而选择了军事生涯,这个感觉在金陵士林中更为深刻。

  这个情况一直到了北胡国师一行来到金陵三题难住了满朝文武以及士林的代表,北胡国师阿古腊的三题看上去不难,可细细推敲发现是一环套一环,如果没有细致的推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文采和充足的社会阅历,想要破解这三题几乎不太可能,这也是为何满朝文武和士林代表被难倒的原因所在。

  他们这些人每一个都是饱读诗书之辈,然而有的人或许在这方面有些不足,那些人或许在其他方面不足,所以想要回答这三题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可这三题丝毫没有难倒沈言,从这个方面来看,沈言或许没有足够深的文采,或许没有那些士林代表或大臣们读的诗书多,甚至还没有这些人的社会阅历深,然而沈言却是能将这些方面成功的结合在一起的人,所以,沈言不但轻易的回答了北胡国师阿古腊的三题,更是为大夏赢得了荣耀,正是如此,所以金陵士林对沈言的影响大为改观,不再觉得沈言文采不足。

  就算如此,金陵士林还是觉得沈言放弃文人的身份而选择军事生涯感到可惜。

  等到沈言率领大夏皇家军在淮北郡一而再的创造出奇迹后,金陵士林彻底的沸腾了,很多年轻一辈的学子更是将沈言视为楷模,只要沈言登高一呼,这些人一定会毫无保留的随从。

  更有一些老者教育子女时常常发出这样的一句感慨:生子当如沈言。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