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找死可就别怪我了_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开心过,这次的阅兵,好,非常好,展现了咱大明的气势,尤其是那些小国使臣。”

  “咱听天界寺对的僧官传信过来,他们呀,最近对咱大明可是崇拜得很,甚至有不少的使臣,想要直接入咱们大明户籍。”

  “你说,这不是胡闹吧,他们都是自己国家的代表,加入咱们大明,算是个什么回事。”

  朱元璋裂开嘴,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在十月初一后,也是连着三天早朝给停了。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突然就变得懒散了,而是在阅兵后,朱元璋的喉咙嘶哑得太过厉害,无法说话。

  作为大明皇帝,这样的状态去上朝,肯定是有失皇家尊严。

  尤其是在大阅兵的刚刚过去。

  于是朱元璋干脆就趁着这个点,直接下达谕旨:与民同乐,停早朝三日。

  当然,早朝是不用上了,但也不存在放假,该干的活,一个也少不了。

  没有早朝,还有奏章嘛。

  有什么问题,那就通过奏章来表达。

  “爷爷,那些小国使臣,都是被咱们大明的军威给震慑了,所以才会如此。”

  “向他们展现一下咱们大明的厉害,这还是很有必要,免得一个个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朱英笑着回道。

  其实这样的对话,在昨日老爷子的嗓子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都已经被重复过很多次了。

  老爷子每次聊,都要把这件事翻出来说一说。

  朱英并没有烦躁。

  因为他知道,这是老爷子对自己的骄傲。

  朱元璋说完后,再次喝了一口热茶,太医嘱咐,唯有多喝热茶,才能让嗓子迅速恢复。

  放下茶杯,朱元璋继续道:“大孙,有建事你还不知道,咱听锦衣卫说,翰林院那边正商量着对付你呢。”

  朱英闻言有些奇怪,不由问道:“翰林院?他们对付我干嘛,我好像从未跟他们有多大的接触,难道是因为李翰林的缘故?”

  这也是朱英能够想到的地方,翰林院的李卫良,是之前给他送前宋典籍被朱英看上的人才。

  朱英发现李卫良的才华很高,最主要的是,在性格和原则上,都很有底线。

  这个人在明初没什么名气,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但才华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从那之后,朱英会给部分地方上的奏章,让李卫良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大概是朱英和翰林院唯一的交集了。

  其实本来在科举方面,朱英也是要和翰林院的学士们一同指定另外的选取人才通道。

  只是因为事情比较多,在这方面,还一直没有开始。

  所以听到老爷子说,翰林院要对付自己,真就是一头雾水。

  朱元璋笑呵呵解释道:“那还不是因为大孙太过优秀了,锦衣卫的密报里说呀,这些文人们,担心武人的地位会被提高,所以想要死谏,从而让咱对于将士们的待遇,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