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正义第一拳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报》算是正式朝报吗?”

  “是的。皇兄的意思让我们秘书省试行一份朝报,要是效果不错,可慢慢裁减进奏院的邸报。进奏院每州一官,随员若干,庶务若干,所有耗费都是民脂民膏,全要摊到地方百姓头上。”

  “裁减一部分,能减轻一部分也是好事。”曾淑华赞同道。

  走进秘书省,这里已经成了赵似的地盘。

  著作局、统计局、机要局、保卫局等几处新设的机构称为秘书省的核心机构,赵似的触手通过这些机构,悄然而又谨慎地向外延伸。

  “官家已经下诏,准允我领兵去捕剿荆山贼,现在要好好合计下,带哪些编练军队,还有粮草筹备,行军路线。这些定下来后,要报给枢密院,然后再由官家面授军机,我们才能合虎符,开始调兵遣将。”

  “殿下,这里有份报纸,”长孙墨离径直递上了一份报纸。

  “《京都院报》,嗯,十一哥在幕后出钱办的报纸?”赵似看了一眼。

  “是的殿下,请看第三版。”

  赵似翻过来一看,赫然写着:“简王领兵宣抚绥靖亳、寿、宿、濠四州,跳梁盗匪在劫难逃!”

  这标题!

  再仔细一看,文章几乎把朝廷调兵遣将的整个流程,需要耗费的时间,一步一步写得十分清楚。

  赵似笑了,“他们这是请教了业内行家,耗费了些心思啊。”

  曾葆华接过一看,脸色都白了。

  “这些混账,想干什么?”

  张叔夜看完报纸,冷笑一声:“这些人,为了给殿下添乱,什么事都做得出。”

  “嵇仲先生说得没错。《京都院报》有跟我们学,一部分报纸运往东南出售。途中必定要路过宿州的。届时某位有心人稍微绕下路,把这报纸往荆山镇附近一送。”

  “军机要事也敢乱登?查封了它们!要不然,荆山贼知道朝廷动向,提前预备,这仗不好打。”曾葆华忿忿地说道。

  “封禁《京都院报》于事无补。朝廷对河西家的用兵军机都能被登到小报上去,捕盗绥靖此等小事,更不在话下。”

  赵似摇摇头。

  朝中的文官们,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应该是打仗不用他们去打,就算打败了,也不用他们承担责任,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

  “唉,枢密院、政事堂,整个朝廷中枢,就跟个四处透风的筛子一样。”张叔夜叹了一口气。

  四州宣抚的事情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吴材、白时中时刻关注着每一步,及时通报给李邦彦,让他刊登在《京都院报》上。

  这天,白时中匆匆跑来找吴材。

  “圣取兄,我刚刚收到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白时中凑到吴材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真的假的?”

  “我有位同年在枢密院做承旨,他亲眼所见。”

  吴材仰首大笑,嘴巴张得老大,喉咙却像是被棉花堵住了,只有几丝嘶哑的笑声挤了出来。

  “赵十三,这是得意忘形了啊!赶紧通知李士美,明天一早刊登出来,然后叫人专门送去荆山镇。”

  “圣取兄,不着急。赵十三不是轻易放弃之人。他现在回了王府,我们先等等,看他如何应变。”

  吴材想了想,点头同意。

  下午,白时中接到情报,简王赵十三亲自进宫,跟官家谈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说服官家,不受变故影响,继续此前的宣抚计划。

  李邦彦接到消息后,又跟某些“业内行家”会谈取经后,直接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个消息。还直白地说道,事有变故,会让行军变得更加缓慢。现在是七月上旬,不知年内能否绥靖地方,还百姓安宁。

  但最大的问题是现在主将出了事,不能全心在指挥上,会使得战事变得输赢未定。

  一旦进剿不利,反而让荆山贼坐大。到时候生灵涂炭,吃苦的还是平民百姓。

  在文章最后,编者还悲天悯地叹息一番。

  朝廷不用心,不以百姓安宁为重;权贵怀私心,只以军功私念为上。此等癣疥之疾,可以派遣一位官员,优抚招安。

  明明轻松解决的问题,偏偏要大动干戈。

  不仅劳民伤财,还会祸及地方!

  百姓何辜?真是呜呼哀哉!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