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丽请罪使团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慕白?”

  “就是写出《摸鱼儿.雁丘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临江仙.滚滚长江水》等佳词的李慕白。只是此人与周美成等名家不同,神龙见尾不见首,很少人见过他的真面容。”

  “啊呀,我也读过这几首词,仰慕已久。这次出使宋国,也想亲自登门拜访,只是四下打听,听说出去外地了。真是可惜啊!”

  高令臣也甚是惋惜。

  “听说,李慕白就是大宋官家。”李资玄冷不防地说了一句。

  高令臣和金觐的双眼都瞪得滚圆,仿佛听到了世上最不可思议的话。

  “怎么可能!?”高令臣冷笑几声,“宋国官家胜在武功,从未听闻过他有如此文采。要是有此文采,何不早早现出来?藏着掖着作甚?”

  金觐有些迟疑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此词豪迈万千,有苏词之雄壮,非胸怀天下者做不出来。”

  “不信,某不信!”高令臣还在摇头。

  “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资玄又念了一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词是谁做的?”金觐喃喃地念了一遍,然后连声追问。

  “当初宋国官家充实后宫,皇后举荐了弘文院副院使李格非李文叔之女李氏。传闻当年上元节,官家微服私访,遇见过李氏,回宫写下此词。后以此词为聘礼,送至李府。李氏欣然入宫,成为德妃。”

  李资玄娓娓道来。

  “李兄,你这是哪里听来的消息?”

  “灵妙真人那里听来的。”李资玄答道,“文叔公信佛好道,跟僧道交往甚好,尤其与灵妙真人往来密切。他曾在李府偶然见到此词,是大宋官家亲笔所书,追问之下,得知原委。只是大宋官家不愿声张,众人便讳莫如深。”

  “某与灵妙真人一见如故,前些日子赏月大饮。他喝得醉醺醺的,无意间说出此事。醒后估计追悔莫及,旁敲侧击询问我,被我以酒醉搪塞过去了。”

  金觐信了,可高令臣还半信半疑。

  “大宋官家为何还如此遮掩?如此文采,名满天下,有什么不好?”他迟疑地问道。

  “高使,大宋官家还需要这份文名吗?”金觐反问了一句。

  是啊,宋国天子真的不需要这份文名。他的文治武功,已经超过本朝历代先帝,媲美汉武唐宗,就算有文人吹捧他为千古一帝,细细一想,也不为过啊。

  足以名垂青史,流芳万世,还需要区区这么一份文名吗?可是诗词写得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宋国官家干什么遮遮掩掩的?

  “或许,”李资玄说出了自己冥思苦想的猜测结果,“是因为大宋官家一直坚持不以诗词经义取才。要是他文采斐然传了出去,恐怕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反倒浪费了他推行新政的苦心。”

  高令臣和金觐听了后,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不约而同地在心里默念着。

  以诗词经义取才,有什么不好!宋国官家为何要一意孤行,甚至不惜隐晦自己的文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正想着,一位随从急匆匆跑了进来。

  “三位大官人,出事了!”

  “出什么事?”

  “南海李越国来了三位使节,分属不同的主上,都是来向大宋进贡,求册封。结果在理蕃部典客司门口,不知为何就打了起来。完了还不算,他们各回驿馆后,还聚起手下,在南城街面上相约械斗,死伤了数人,然后全被开封府的警察被抓了。”

  “什么!”

  82中文网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