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 释门例会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僧人奉他为大日如来佛(毗卢遮那佛)转世——原因很多种,但吃软不吃硬,记好不记打,想必是主要原因吧。

  “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响的、现今仍流行的实属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朕读过八宗典义,也与众人讨论过,觉得中土大乘八宗,‘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密宗)及‘净土’近于美学...”

  听到这里,四十余位大和尚目光一凛,神情都有些紧张,但是在心里细细一想,又都觉得十分有道理。

  “‘禅宗’是中土佛法的根本。自隋唐以来,尤其是六祖弘法之后,中土佛教的核心就在一个禅字。任何一宗,均可汇归禅的精神;至于‘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所以严格地讲,律宗不该自成一宗,应该遍属于各宗。”

  赵似看到众和尚越来越紧张,摆了摆手,微笑着安慰道:“诸位大师,不必惶然。这只是朕的一家之言。对于遵纪守法、爱国亲民的宗教,朕和朝廷,都会尊重和加以保护。至于百姓,只要向善,那就是信教自有。朕今日此言,只是告知释门,当以佛法为重,持律修行,弘法扬善...”

  “这次召集诸位前来,一是希望形成一个定例,以后释门定期召开一次全国乃至全世界性的大会。各刹院,各门派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都可以在大会上提出来。尤其是四旗的诸位上师,你们还是一方法主,必须要确保是弘法扬善,而不是争权夺势。”

  赵似的目光扫了一圈,二十一位法主上师连忙齐声应道:“贫僧一定牢记陛下的嘱托,不负朝廷的期望。弘法扬善,安抚万民。”

  赵似满意地点点头,“你们都是佛教爱国联合总会的理事,大宋佛教的大事由你们主持,朕和朝廷,都放心。”

  说了几句,赵似话锋一转,“当年灭夏之战,你们释门高僧出力甚多。尤其是智光大师等人。原是西安府鄠县草堂古刹的大和尚,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为了早日定难,百姓安居乐业,应朕之诏,前往西夏...”

  “功成后却自焚以全大德名节。朕有亏于他,大宋有亏于他。当年朕向他承诺,当竭力复于阗等西域诸国地上佛国之盛景。现在他已经登极乐西天为罗汉,朕许下的承诺,一刻也不敢忘。数年来,一直厉兵秣马,准备挥师向西,以报数百年来,西域诸地上佛国毁于一旦之仇。”

  赵似慨然道:“‘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我佛有慈悲,也有霹雳手段。朕就是要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惩恶扬善,去暴存仁。”

  看着一身蟒袍,头戴大帽,龙威燕颔的赵似,如佛像,如山岳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