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宋军横切一刀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杂。

  虽然他们内心深处知道,宋军出动二十万兵马是不可能的事情,平辽战事才动员多少兵马?但是他们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

  只有二十万兵马才配得上拥有三千里江山、三千年文明的高丽大国。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浿水沿岸的地方官员为什么会降得这么快!

  不是我们没有抵抗,而是敌军太强大了。

  “宋军如此布局,是想干什么?”王俣出声问道。

  李资谦等人也陷入了沉思,是啊,宋军沿浿水一字摆开,到底想干什么?展示他们的军威,让高丽国不战而降?

  大家都把目光转移到吴延宠身上。

  清川江大捷后的一个多月朝争,很快有了结果。崔弘嗣、金景庸等主和派被流放去全罗道海岛上喝海带汤,中立派的任懿成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缘为御史中丞,李资谦参知政事兼判吏部事,崔弘正以枢密院使身份回北界继续指挥战事,争取更大的胜利。主战派留在开京的有门下侍郎平章事吴延宠。

  吴延宠想了一下,拱手道:“大王,还请展出舆图。”

  王俣迟疑一下。

  地理舆图在古代可是绝顶机密,很少拿出来当众展示。只是现在事急,不得不拿。再说这几年宋军大行地图之术,帮助其屡屡获胜。与此同时,宋国报纸经常刊登一些简略地图,告诉官庶军民宋国以及周边国家的位置,让大家开眼见世界。

  所以舆图的神秘性日渐消散。

  “取出来。”

  随着王俣的命令,几位内侍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地图。相比宋国的地图,这一幅神似形不似,勉强能让高丽君臣们脑海里有个大略的印象。

  “平壤、驷马、椒山、岩渊、且沃...”吴延宠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头在舆图的浿水一线虚空划过。

  “宋军到底想干什么?”吴延宠努力回想着。

  他出镇北界和东界多年,对那里的山川地理比较熟悉,他把记忆中各城的位置,与浿水、狼山(狼林山脉)放在一起。

  勐然间,一道闪电在他的脑海里闪过,把他的脸色电得惨白。

  “吴卿,你想到了吗?”看到吴延宠神情不对,王俣连忙问道。

  “大王,臣想到了。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宋军如此布局,谋得是崔枢密院使统领的十九万大军,以及北界、东界一部的土地和百姓。”

  “什么?快与本王说来。”王俣急了。

  “大王,高丽国北部,多山地高原,道路崎区。北界以及东界一隅,南下西海道和交州道的大道,只有五条。而平壤、驷马、椒山、岩渊、且沃这五城,正好是扼守这五条大道的关隘上。宋军进据五城,等于沿着浿水、狼山,把高丽国一割而二。”

  王俣的脸色也变了,他迟疑地问道:“除此五条大道,南北相通就没有其它的路径了吗?”

  “大王,一般北界下西海道,是沿着西海边,经安州直下平壤,在那里渡过浿水,再进入西海道和京畿。这是最主要的大道。驷马、椒山这两条道路,由于山路崎区,勉强可称为大道,只是也需要在两城渡过浿水。岩渊、且沃,一扼守狼山山谷,一扼守狼山与东海岸之间的要道,是东界北部地区直下京畿和交州道的主要干道。”

  “其余还有若干山路,都是羊肠小道,采药猎人、脚夫行商勉强可以。大军行进,粮草辎重转运却是难于上青天。”

  吴延宠说得很直白了,北界以及东界北部与腹地的兵马调动、粮草转运,最主要的走平壤和且沃这两条大道,驷马、椒山、岩渊这三条道,只能作为补充。其余的都是崎区小道,侦查军情,偷送讯息,还能用一用。调动兵马、转运粮草,就不要想了。

  王俣的脸色变得煞白,本王的十九万精锐,就这么被宋军南北夹击,给包围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