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二章 外功内变徐徐来(二)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去请回来。”内管事小心翼翼地答道。

  “大郎呢?”

  “小的马上去请。”

  “快些!”蔡京催促道。

  蔡京有七子,老大蔡攸,老二蔡鯈早卒,老三蔡翛外放地方,老四老五下面的老六早逝,老七蔡脩年纪还小,在开封景灵宫小学读书。

  蔡京换好衣服,坐在书房里等。

  他喝了一口热茶,越想越气闷,很想找人说说话,排泄心中郁愤。天子刻薄寡恩,越是有为君主越是如此。

  想我蔡某人,为官家殚精竭力,顶住了那么多压力,推行赋税新法,充裕国库。背了多少骂名,结果呢?用完人家就甩到一边。

  太宰,太宰!为臣者做不到太宰,还有什么意思!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支持官家,改去支持十一哥。说不定是另外一番局面。

  当然了,蔡京知道这只是自己心里的发泄和牢骚。真要是站到端王那一边,恐怕下场跟邢恕差不多——轻飘飘一句“还在啊”,就被了结了性命。

  蔡京心里烦躁的就像几十盆火在烧着,他看了看桌子上的座钟,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大郎怎么还没来?”

  “老爷,小的们已经去请了。只是大哥不在府上,小的到处寻去了。”

  “不在府上,那去哪里了?”

  “小的不知。”

  过来一会,蔡攸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

  他坐下来后端起蔡京的茶杯——里面的茶已经凉了,一口气就喝完了。

  “爹爹找我?”

  “你去哪里了?”

  “儿子去叔父家,给他贺喜去了。太宰之位,还是要出在我们蔡家。”

  蔡京气得浑身都在抖动,太阳穴两边的血管,彷佛是在用铁锤勐烈地敲击。

  蔡攸看在眼里去,却不当一回事。

  “父亲休要责怪儿子。父亲要去中书省养老,可是儿子的前途,还有四郎、五郎、七郎的前途,现在都系在叔父身上。”

  蔡攸的一番话,就像寒冬腊月里在屋子外面迎头浇了一盆冷水,蔡京感觉自己的气息都被冻住了。

  “父亲大人,其实你也不要责备四郎五郎,没有他们闹出的那件事,官家也不会让父亲你做太宰。”

  “事后诸葛亮,算得挺准的。”蔡京冷笑道。

  “父亲,官家的心思,谁猜得中,谁不是事后诸葛亮?”蔡攸不以为然地答道,“父亲长于理财,这是优点,却也是劣势。”

  蔡京愣了一会,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捋着胡须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父亲,理财之道,官家的主意比谁都多,缺的是一位领悟他的意思,进而彻底执行的人。父亲正好就是这样的人。对理财之道有独到的见解,能轻松理解官家的意图,处理事情的手段也有...可是太宰,需要的不仅仅是手段,还有魄力。”

  “魄力?”蔡京冷笑一声,“蔡元度同样工于心计,他比我有魄力?”

  “父亲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