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叶知秋水东流(三)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下四十万宋军。而且从元符三年开始,宋军为了在灭夏之际抵御我辽军的进攻,在边境以南的河间和真定,修建了两大防御区。那里堡垒哨寨密布,我军恐怕寸步难行。”

  听完耶律大石的话,耶律马哥和萧干无比失望和郁愤。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只能这样坐视大辽被宋军一步步灭掉?

  看着两人的神情,耶律大石迟疑了一下,咬牙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本王在宋国境内布有一子,这些日子应该是发作的时刻。只要河北一乱,数十万宋军后方受影响,我军就有可趁之机...”

  听耶律大石把秘密说完,耶律马哥和萧干又惊又喜。

  “如此一来,梁王殿下当立奇功。”

  “是啊。宋军虽然历经编练,但骨子的毛病没法在一时半会祛除。他们打顺风仗还行,一旦受挫或粮草不济,韧性不足的老毛病就会犯。一旦崩溃,兵马越多,乱的动静越大。高粱河、岐沟关,都是如此。”

  《天阿降临》

  “梁王妙计!河北一乱,想必宋军上下会军心惶惶,我们再择机发起致命一击,定能将其一举击溃,扭转大局。”

  被好消息鼓舞得兴奋不已的耶律马哥和萧干,告辞离去,要去鼓动士气、整顿兵马,随时准备一击。

  两人离去后,耶律大石静坐在座位上。他彷佛全身的力气被抽走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斡里剌,你说我的计谋能成吗?”

  “殿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萧斡里剌答道,“殿下一直隐忍到如今才引发,为的就是让它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的威力。想必现在,是关键时刻。而今宋国注意力全在北边,河北腹地突然出事,定会引起他们军民惶然。”

  “如此敏感时期,军心稍一动摇,就会千里长堤溃于蝼蚁之穴。届时大王定能立下不世奇功。”

  耶律大石静静地听着,最后看向南边。

  “现在我们听天由命,坐等南边的那些勇士们,奋力一击。”

  河北郡相州临漳县城里,某处院子里,一群人聚在屋子里,商议着事情。

  他们都穿着道士服,带着屋檐帽,各个道骨仙风,修为不浅,都是有道羽士。

  “诸位,都准备得怎么样?”一位四十岁的道士问道。

  “我已经召集了六百一十位信徒。藏在东乡山野里。”

  “我召集了五百一十位信徒,藏在西乡山林里。”

  “我召集了五百六十名信徒,藏在黄河岸边的芦苇荡里。”

  四十岁的道士一一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说来,我们有三千天兵。明日按时发作,先攻打临漳县城,然后裹挟青壮,直奔大名城,切断北上的漕运,夺取物资,打出我们天正道的旗号。届时各地的信徒振臂响应,定能建立太平之国...”

  有一个道士迟疑地问道:“天尊,辽国真的能配合我们吗?”

  “当然能。本天尊已经跟辽国谈好,届时南北合击,平分了宋国天下。河北河东归辽国,中原花花世界归我们。到时候你们不仅可以封王封侯,享尽世间荣华富贵;死后还能荣登仙界,位列仙班...”

  “谢天尊慈悲!”几位道士喜滋滋地说道。

  等大家散去,屋子里只剩下四十岁道士为首的三人。

  “我大辽值此存亡之际,梁王殿下要我们拼死一搏,搏出一线生机来。请两位务必不要辜负了梁王的期望。”

  “吾等必不敢有负。”两人连忙答道。

  “梁王殿下九年前托萧公父子(萧兀纳、萧僧哥)把我等安排进宋境,假借弘扬天正道之名,聚攒力量。而今他已经成了我大辽柱石,担负起挽救大辽的使命,我等定要助其一臂之力,以慰萧公父子在天之灵。”

  说到这里,四十岁道士双目赤红,浑身颤抖,几乎不能自己。另外两人也是神情激荡,声泪皆下。

  “我等定要助梁王一臂之力,救大辽于将倾之际,以慰萧公父子在天之灵!”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