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章 袖里珍奇光五色(二)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磨堪考成、招录迁降权柄尽操于“代管”的吏部手上。

  现在都是从各旗招录,分回各旗,只是同一百户或千户需要回避。等到几年时机成熟,四旗政法官会互相“交流”。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四旗完全融入大宋,就会变成“自治区”一样的机构,然后官制也完全融合进大宋官制里。

  朱雀旗试行后,效果不错,天启八年开始在玄武旗开始试行。

  但是再三强调,正户、司戈、执戟、甲户、百户、千户、万户完全按照军功来升迁封赏,出者为一部之长,入者为一众之主。战时有指挥权,平时有纳租权。

  左右佥事、录事和长史,是奉腾吉里大皇帝之命,协助他们管理旗民——四旗旗民从法理上说,无论赡户、副户、正户还是甲户、百户、千户和万户,都是属于大皇帝陛下。

  赵似继续说道:“现在你这位岭北经略司都录事,北宣徽院承宣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雪灾,让漠北草原今年冬天,少死人。他们刚刚给朕进尊号,奉朕为腾吉里大皇帝,结果今年冬天尸横遍野。朕还要不要面子!”

  “知道,臣知道。”曾保华耷拉着头答道,“不过这两年,漠北的雪真得很大。”

  他在岭北待了两三年,深有体会。

  “知足吧。朕跟草原上老一辈的聊过。”赵似说道,“听他们说,数十年前,雪更加大,往往冬天一个部族就莫名地不见了。只有等到春天,才发现他们在冬天被全部活埋大雪里。现在好多了。”

  “官家,你说这天时是不是有数的。臣查过一些记载,这百年来,岭北冬天大雪,夏秋却干旱。跟中原差不多,一时旱一时涝,要人命啊。”

  “有数的。”赵似盯着自己的大舅哥,人才,居然被他察觉到小冰河期的规律。唐末、五代十国和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

  气候骤变,天灾频繁,加上人祸,于是唐灭、五代诸国混战。等到宋初,气候开始好转,但是它的小尾巴依然让大宋吃了不少苦。加上先天性的缺陷,造成国穷民窘,然后父皇迫于形势,开始变法。

  虽然争议不断,但至少让国库充盈,有能力对西夏发起反击。只是父皇和皇兄命短,在历史上把大宋的命运交给了十一哥。

  《基因大时代》

  这一位的所作所为,读过史书的都知道。

  幸好换成了自己。

  其实大宋的底子还在,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保持着完整,也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员能力——否则的话南宋也不会撑那么久,甚至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军队对峙那么多年。

  只是历史上的十一哥,跟被自己阴死掉的大侄子——辽国天祚帝,真是一时瑜亮、卧龙凤雏,在作死的路上你追我赶,最后白白便宜了女真人。

  这个部族可能名字取得好,气运也好,居然在历史上能捡两次大便宜。

  真要是让自己穿越去崇祯帝,那才是地狱级难度。

  现在小冰河时期已经接近尾声,而崇祯时期,正在向小冰河时期最高峰攀登,加上其它的原因,大明朝比大宋朝要脆弱得多。

  算算南明的年份就知道了。

  感慨了一番,赵似对曾保华问道:“格物院营造所和机械所联合研制的毡包新式骨架,下发了多少具?”

  “官家,从去年开始,玄武旗共下发了五万七千六百具。”

  “还是太少。实际效果你们测试过来。”

  “测试过,去年漠北的雪也不小。尤其是也里古纳河、海剌儿河一带,雪深过腰。六百多顶毡包被大雪压塌,死伤三千余人。下发到木獬、日鼠两翼的一万二千具骨架,全部经受住考验。”

  “那就好。不过朕还是不放心,想趁着雪还未下大之际,到处看看。基层的情况,有时候跟报告里的是千壤之别。你一起去吧。”

  看到曾保华瞬间苦着一张脸,赵似笑着说道:“你这么胖,抗冻!”

  这时,门外侍卫叫了一声:“见过敬妃娘子!”

  然后厚厚的门帘一掀,乌雅裹着一团清冷寒气,飞旋着进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