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忆君犹未看花回(一)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年纪最大,却是仕途最坎坷的。自己如此说,会不会引起他心中怨恨?

  刘豫吃了一口菜,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不过那几位学子说得很有道理,不愧是国家栋梁之才。廷俊兄,明年国考,虽说是礼部考试院组织负责。其实权柄实责都在吏部那边。廷美辅学所,廷俊兄,这一家可了不得。听说有吏部的门路,里面的老夫子,押题十中六七。”

  汪伯彦的眼睛定在了那里,一对童孔彷佛被空中某个东西给牵在那里,好一会才恢复正常。

  “真的?”他兴奋地叫道。

  “廷俊兄,彦游兄说得也没错。这家廷美辅学所如此出名,其实是它有些门道。它能托关系,把历年国考题目全部拿到,然后遍请历届国考的前十名,重金请他们一一写出各自的解答,然后汇总分析...这叫什么来着,对,题库。”

  “然后在这题库基础上,来回地变花样出题目,让学员日夜不停地做。等到国考时,当然是有如神助。”

  “听茂和老弟这么一说,我就心里有底了。这廷美辅学所虽然学费不菲,但我不在乎。我今年都四十有一,已经虚度了大半生,再不抓紧机会,就真得没有机会了。”

  “廷俊兄志向高远,意志坚定,明年定能国考中试,选进庶吉士!”黄潜善和刘豫出声恭维道。

  “能中试,我就是千谢万谢了。庶吉士,我是想不想。规矩我懂,庶吉士,只取二十六岁以下的年轻俊杰。”

  黄潜善和刘豫对视一眼,继续安慰道:“中不中庶吉士也没关系,国政研修院散班,能选进尚书省也行。据说吏部有规矩,年纪大的,优先进尚书省各部。”

  “托你们吉言。”

  三人聊了一会,黄潜善忍不住问道:“彦游兄,诚伯先生什么时候来?”

  刘豫也有点急了,但是他不能显现出来,装作若无其事地答道:“诚伯先生现在是度支部度支司都司,许侍郎(许几)的得力助手,政务繁忙,没有那么快。”

  “我这位同乡,善于理财,朝中是有了名的。明年换阁,许侍郎肯定会升任度支部尚书,他就是度支部侍郎。说不得以后就是度支部尚书。”

  汪伯彦一听也感兴趣了,“哪位诚伯先生?”

  “张悫张诚伯,某的河北老乡。我小时曾经向他求过学。”

  原来如此。

  难怪黄潜善愿意做东摆下这桌酒席。原本以为他是念及三人的友情,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玄机在里面。

  张悫很快就来了。

  他比黄潜善和刘豫都要大些,但是比汪伯彦小,真是嫉恨。

  但是汪伯彦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座的都有官身,自己这个洛阳大学学子的身份,勉强挂得住。可要是明年国考中不了,自己这把年纪,以后对这三位只能称草民了。

  汪伯彦插诨打科,嘴里尽挑着些好听的话,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