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六章 乘鹤初落汴河津(四)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话里的意思,但是以我十二年从军的经历,绝对能听出来。你知道吗?当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尼西亚战场上,回答主帅将军的问话。”

  约翰沉默了,过了好一会才迟疑地答道:“难道宋国的高官,都必须精通军政两方面吗?”

  尹萨克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到了江都城,长孙墨离带着约翰和尹萨克去城里转了转。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说的就是这扬州江都城。这里是我们淮东郡郡治,也是东南名城。”

  约翰和尹萨克跟着在城中转了一圈,觉得两双眼睛都看不够。水和城,树和房屋,是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座充满东方韵味的城市,给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孙墨离在江都停留了三日,只接受了淮东郡守的宴请,其余时间一直在城里流连忘返。这天,终于等来了知江宁府刘正夫。

  两队并为一队,继续北上。

  路上变成了时而长孙墨离、刘正夫与约翰、尹萨克聊天,时而长孙墨离和刘正夫私下会谈。

  约翰感觉得到,刘正夫对自己一行人,以及罗马帝国,根本不感兴趣,他更想的是与这位长孙阁下,做私下的沟通交流。

  他似乎有很多话想跟这位长孙阁下说。

  约翰的感觉没错。

  刘正夫在接到吏部的调令后,兴奋不已。

  天启七年,常安民主持的新官制逐渐推行,官阶简化后,从尚书调任郡守知府,不再是贬职,而是一种历练——不为郡守,难为宰执。

  尤其外放开封、西安、江宁三京知府,更标志着向右仆射迈进,再不济也是左右资政或者左右都察御史。

  但是接到快信,江东郡守长孙墨离相约他在江都汇合,一起北上,刘正夫的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今年是天启九年,明年是天启十年,按照官家的说法,新一任内阁的人选,会在明年里确定好。

  身为二品大员,刘正夫知道新官制最高层运作的一个基本流程。内阁五年一个任期,如有必要,可再延续一个任期。

  对于官家来说,新一任的太宰,他可能从十年前就开始挑选若干名人选,在此期间进行历练——各郡、各部、各京,历练一圈下来,基本上就能确定谁做尚书省太宰,谁做中书司徒,谁做左右仆射。

  要是被安排为中书省左右资政,尤其是右资政,十有八九就是历练不合格。

  要知道,尚书省右仆射最多才四位,中书省右资政最多可有八位,加上手里毫无权柄,谁知道是养老的闲职。

  刘正夫做过一任礼部尚书,天启六年被外放到江宁府,做大家所说的南京留守,众人都认为,这是要飞黄腾达的迹象。

  尚书省以前有十部,现在有十四部,以后可能还会增加。这么多尚书,右仆射才四位,谁能被提上去?当然看你有没有在地方历练过,有过卓着的政绩?

  以前自己还有信心,遍数同年龄段同级别的大臣们,自己的履历最漂亮。

  可是现在有了长孙墨离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切都不好说。右仆射这个职位,有点飘忽了。

  所以刘正夫想趁着这段时间,摸摸长孙墨离的底。

  “玄明先生,常公的新官制,历经两年时间,终于全部推行完毕。”

  这天,刘正夫趁着约翰两人不在,主动挑起了话头。

  “没错,”长孙墨离穿着一件水青色的湖绸道服,飘逸欲仙。

  “天启元年,试点,成立了河南、河东、河北、秦川、齐鲁郡,天启四年,灭夏后成立了河西、陇右、朔方三郡。天启五年,又成立了淮东、淮西郡。天启七年,新官制正式推动,于是湖南、湖北、巴蜀、江西、江东、东海、闽海、南海、郁林郡相继成立,加上吐蕃旧地的吉曲郡,大宋有二十郡。”

  刘正夫心里有点不耐烦,我又不是想听你扳着手指头算这个的!但是他还是按捺住心情,平和地问道:“玄明先生,朝廷是不是要对大理用兵?”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