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此日楼台鼎鼐和(三)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任人选。

  “章公,先说说你举荐的人选?”赵似先点了章惇的名。

  “臣举荐蔡元度(蔡卞)、吕吉甫(吕惠卿)和许冲元(许将),三者皆可执太宰。”章惇言简意赅地答道。

  蔡卞脸色微微一红,似乎有些激动,但很快就镇静下来。心里细细一品,察觉到,章惇心里最中意的人选,应当是现枢密院使许将。

  此人能文允武,中过状元、掌过兵部,地方中枢都历任过,颇有政绩。而且性情与章惇相近,有魄力和手段。

  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稍大。出生与仁庙先帝时期的景右四年(1037年),比章惇仅仅小两岁。

  按照官家的说法,就是没有“代差”,没法做到真正的“接班”。

  其实在蔡卞心里,是非常纠结煎熬的。

  曾经何时,他成为继任太宰的热门人选。身为近臣,他也感受到官家确实有过想法,安排自己接任章惇。

  但是哥哥在计部尚书位置上做得太出色了,越来越获得官家的器重,也使得自己离太宰的位置越来越远。

  官家再心胸开阔,也不会让两兄弟执掌尚书省。

  而且蔡卞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缺点。

  长于计谋,在执行过程中,手段足够,却缺乏魄力和坚韧。天启新政继续推行下去,难度肯定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官家提前发动灭夏之战、远征漠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官家需要更大的威望和权势去震慑反对意见,身为总执行人的太宰,当然需要足够的魄力和手段。章惇称职,他蔡卞却做不到。

  去年十一月,官家回京后,跟自己沟通过几次。君臣两人在私下把话都谈透了,自己当时也表态,明白自己的缺陷,不再去奢求太宰之位。

  官家非常满意,让自己兼任秘书省侍中。这也意味着,自己失去了接任太宰的候选资格。

  嘴里虽然说着想通了,但是心里哪有这么容易就放下的?

  太宰啊,百官之首,在官家的新政制下,总领国事,堪比前汉的相国和前唐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前唐的诏书,必须有天子印玺和中书门下印章。天启新政后,太宰直接可以尚书省政令的名义下达国政指令,各部各郡都必须遵循。

  尚书省政令,以红色粗体大字为标题,被官家戏称为“红头文件”。偏偏很多时候,在地方州县,红头文件比白纸黑字的律法还要管用。

  因为你不遵律法,很难被发现。就算被发现,也是检察厅或监察局找你麻烦,一整套程序走下来,耗费时日,才会让你承担责任。

  你要是不遵行这“红头文件”,立马见真章!

  尚书省挥舞着两支大棒—人事权和财政权。一个管着官帽子,一个管着钱袋子。随便一支大棒抡下来,上至郡守,下至知县,都能把你打得半死。

  同时,太宰以治中局和咨议局的方式,拥有独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