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路转溪桥忽不见(四)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结交一番。‘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在暴风骤雨之下,她的无能为力,她的孤苦,更让人心酸...”

  李清照被勾起心里怅然的感觉,“以前没觉得怎么,现在听姐姐这么一说,确实感觉到一种国危人飘零...万一宋国到了这样危急时刻,我们恐怕还不如这一位,不是束手无措,就是顾影哀叹。”

  说到这里,李清照忍不住挑起窗帘,向后面看去。

  只见李青鸾已经回过神来。她紧握着双拳,脚步坚定,匆匆向外走去。看着她的背影,李清照的心头不由涌出一段词来。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青鸾回到驿馆,匆匆收拾一番,叫人牵出良驹,带着几个心腹随从就奔出开封城,向西追去。

  赵似为了避免开封城军民挽留和阻止自己御驾亲征,一直没有把消息公开,只是与重臣们一一谈过,然后今天早上在皇后和妃子们相送下,带着近百名随驾幕僚和五百名侍卫,直出北门,汇合一千赤旗义从,向西而去。

  到了洛阳,汇合提前一天出发的骁骑营,以及由怀德陆军小学十五岁以上学生组成的怀德营。

  这一日午后,行在入潼关,赵似传令,全军在潼关驻跸。

  稍事休息,赵似带着长孙墨离、谭世绩、宇文虚中、李纲、赵鼎、叶逊、李光、张绎、陈修、李维等十几位近臣,在数百位侍卫和义从的拱卫下,登上潼关旁边的麒麟山。

  站在山顶上,向西可见华山一脉飞奔而来,到了这里突然一滞,群山攒立,重重叠叠,把潼关裹挟在其中。

  向北,看到渭水自西、黄河自北,勐地汇合在一起,碰撞出惊涛骇浪。

  不愧是古来兵家必争的地势险要之地。

  “想前秦年间,数十万秦兵,就是从这里,唱着‘岂曰无衣’,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何等奋扬烈武。”赵似站在山顶上,指着大好河山,意气奋发地说道。

  “有个秀才姓汪,骑介驴儿过江。江又过不得,做尽万千趋锵。有只鸟儿叫雁,搭介翅膀向西。西北有贺兰,踏破封作千户侯。”

  有歌声悠悠扬扬地飘了上来,正是过潼关的官兵们所唱。

  他们坐在摇摇晃晃的敞篷马车上,以队为单位,来自各处,千股万流最后汇集在这里,合成一股巨大的人流,穿过这雄伟潼关,向西而去。

  “这歌唱得有志气,又是朝拜又是封侯,有志气。”众人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过去一队官兵,又来一队,唱得是不一样的民歌。

  “我今去了,你存心耐。我今去了,不用挂怀。我今去,千般出在无其奈。我去了,千万莫把相思害。我今去了,我就回来。我回来,疼你的心肠仍然在,若不来,定是在外把相思害。”

  赵似一时愣住了。

  他勐然想到,十余万官兵从关东调往西北,参加残酷的灭国之战。这些人,包括刚才在山下潼关路里唱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再也不能活着回到故里,见到他们的亲人。

  还有这两年多,一直为灭夏国之战做的暗中准备,不知耗费了民力。几处仓库满满当当,都是数以十万计的民夫,或被雇佣、或被征用,在这东西大道上来回奔波,辛苦劳作的结果。

  “此次大战,必须胜,不能败。西北苦恶夏久矣!沿边各州县,这百年来家家戴孝,户户有丧。为了西北的太平,为了万千百姓,我们必须要割除掉附在我大宋西北嵴背上的毒瘤!”

  赵似捏紧拳头,奋然说道。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