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功名不用渠路多(二)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知枢密院事安公上书说情,被召回开封,安置大理寺。官家时在简王潜邸,奉哲宗皇帝诏命,判秘书省。遍求精通律法刑狱之才。安公举荐了常师。召对长谈后,官家延请入秘书省。”

  “后西北起走私资敌、杀良冒功的大案,官家奉诏宣慰,先一步表常师为提点永兴军刑狱。后来这些大案,都是在常师手里一一结案。公正严谨,官家和时人皆叹服。官家即位后,原本想起用常师为法部尚书,然常师与章相有隙,坚决推辞。”

  “所以官家把常师转入大理寺,还托付以编撰《六部法典》之重任。”

  听完宇文粹中的介绍,陈修满脸的向往和犹豫。

  我的理想是拜在季升先生(苏携)门下,现在又来了一位希直先生,听上去也挺有前途的。只是我的初衷不改,不想再改换门庭。

  李维在旁边皱着眉头问道:“仲达先生,听你说希直公与章相有隙,拒绝了法部尚书一职。可是此前又听你介绍,希直公还是尚书省咨议局首席律法咨议官?”

  宇文粹中哈哈一笑,“常师不愿为章相部属,也不愿以私废公。故而兼任律法咨议官,以顾问身份助尚书省遵法守度。”

  “原来如此。”

  看着点头的李维,陈修眼睛一亮。

  自己的好友不喜格物之学,但目前的形势是再抱着经义理学已经没有前途。不如改学律法,能够主持公道、守正黜奸,也不算背弃当初的理念。

  自己拜在季升先生门下,李存真拜在希直公门下,两全其美。

  席间,陈修趁着李维出去茅厕,也跟着出去,然后把好友拉到一边,谈了自己的想法。

  李维心里涌起一阵感动,愿意这般为自己置身处地着想的朋友,真的没有白白结交啊。而且改学律法,他心里也是非常愿意,起码比改行去学格物之学要强多了吧。

  只是他担心两点,宇文粹中愿不愿意举荐,希直公愿不愿意收?

  陈修一席话打消了他的顾虑。

  “存真兄,你过滤了。你想啊,现在是百废待兴之际,甚至可以说是改天换地大变之局。所有人都在笼络人脉、积蓄力量。听仲达先生刚才所言,希直公在律法方面有开宗立派的可能。此等人物,当然是希望收聚更多的人才入门下,发扬光大。”

  “说到人才,我们这些在各州州试中脱颖而出,被选出来参加礼部省试的士子,你说算不算人才?”

  听到这里,李维哈哈一笑,也不自谦了。

  “没错,吾等这些贡士,都算是各地的一时俊杰。”

  “这就对了。存真兄智敏好学,我们这帮在白马寺借住的贡士们是有目共睹的。莫非存真兄对自己没有信心?”

  听了陈修的话,李维的脸也慢慢变得坚毅起来。

  是啊,今天这是天赐的机缘,要是不把握住,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道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