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警事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敷了一层苦瓜泥,苦腻子都要落到地上了。

  张广顺也回来了。

  “郡主,李统军,小的打听过了,是开封城的‘春风除恶大行动’,张叔夜亲自抓办的。说是要对开封城内外的恶黑势力进行一次大行动,除恶务尽,尤其是无忧洞之类的死角。至今已经抓了上千的混子街痞。”

  “今天来抓的是狗牙子。这厮仗着是某位郡王小妾的弟弟,居然敢不把张叔夜的话和内外警察厅放在眼里。世道变了,张叔夜是官家在潜邸的老人,最得信任不过。不要说郡王小妾的弟弟,就是郡王本人,张叔夜也照抓不误。”

  说到这里,张广顺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门口,压低声音说道。

  “小的还打听到一个消息,这次‘春风除恶大行动’,除了抓地痞混混和他们的靠山,还有其它部门也参与其中。一伙人抓密探,多是北辽国的,还有部分是大理国的。甚至还抓到了两个李越国的奸细。”

  “还有一伙人抓的人就比较奇怪,我的老朋友也说不出个一来。”张广顺小心翼翼地说道,“小的猜测,可能是庆寿宫的人,也可能是被斥贬的前枢相曾布,或者前相李清臣的人。”

  “也可能是原申王府、莘王府和端王府的人。”李青鸾若有所思地接了一句。

  寂静了一会,李青鸾转到正题,“这些题外话不说了。广顺,继续说宋国军改的情报。”

  “是郡主。枢密院新设的典军署负责掌兵籍,执行军法,整肃军纪,汇聚军心,振奋士气,以及对外联络和宣传。小的在政宣局三处做了一个副佥事。负责的就是内外宣传,鼓舞士气。”

  李青鸾点了点头。

  “郡主,典军署除了掌兵籍,管军法军纪外,还根据参谋署和军需署的考成,发布所有军官的升迁降黜命令。那是铨政局的职责,小的妻舅就是在那里做了二处的主事,所以小的才能调进枢密院政宣局。”

  “那军需署呢?”

  “回郡主,军需署负责各部兵甲粮饷筹集和调配。大致就是根据各部的定数,采办兵甲军械,筹集粮草钱饷,然后再一一调配给各部?”

  “采办?筹集?”

  “是的郡主,按照宋国官家的新规矩,所有兵甲军械制作,都由不同的工厂,嗯,叫兵工厂制造,归兵部军械司管理。流程是参谋署制定出兵甲军械的标准和要求,各部上报所需数量,参谋署审查,军需署核算数量后下单给兵工厂。”

  “兵工厂制造出来后,军械司先验收,再由军需署武库局验收入库。按需定期发放后,参谋署还会在常训、演练中再抽检一遍。粮草则是由户部每年两次调拨给军需署,定期审计。”

  “搞得这么复杂?”李青鸾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郡主。粮草不用说了,宋国官家说兵甲军械好坏关乎到将士们的性命,必须用心。多方钳制,减少上下其手,粗制劣造的可能。”

  “兵工厂的情况,广顺能搞到吗?”

  “郡主,军械司那边小的暂时还找不到关系。只是听说,军械司正在整饬宋国所有的兵甲军械制作,以赤仓兵工厂为模板,把此前各地的手工作坊式的制作,全部统一为大工厂,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流水作业生产。”

  “大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流水作业生产?赤仓兵工厂?”

  李青鸾皱紧了眉头,怎么又出这么些玩意了?赵十三搞出的花样是一个接着一个。偏偏她不敢疏忽。

  谁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杀机呢?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