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6章 银生侯府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苦笑之后,令狐婉儿摆正心态,继续细致解读书信内容,她要推理韦扶风的做法是为了什么?

  依据经验,自家男人做事都有隐含意义。

  李雪柔书信特意道明,郎君的做法突兀,宣布之前没有与任何人商榷,大略叙说了当日的对话。

  田雯儿针对令狐婉儿的一句,自然删除不说。

  李雪柔也没有强制命令,要求令狐婉儿立刻送儿子,而是婉言二郎年幼,过两三年送往成都入学。

  但也直言告诉,母子称谓的教诲一定严谨,以免日后礼法诟病。

  李雪柔的任职建议,使得令狐婉儿抵触大减,保留洱海所有南诏官职,节度使归属郎君儿子遥领。

  节度使之下的官府,官印加一个侯字,依然保持原本职能和称谓,属官主事。

  李雪柔让令狐婉儿,给二郎抉择一个封号,然后公文传告洱海各地。

  声称大唐公主与洱海郡王的儿子,任职某节度使,封侯某府,节度使皆由洱海郡王儿子任职。

  令狐婉儿对于这一决策,颇为赞同,不仅儿子获得了封地,也有利于南诏归治。

  南诏的本地土著,多数是部族酋长世袭,归治的根本,不能破坏酋长们的利益,否则宁愿灭族也要斗争到底。

  另外,南诏当年能够立国,事实上是大唐支持的结果。

  追溯往昔,唐玄宗时期,洱海共存六个大部族,彼此实力相当,南诏大部族一直依附大唐称臣。

  南诏出了一个名皮逻阁的人物,继承酋长之后,频频使人进贡大唐,卑微恭敬的奉承唐玄宗。

  时值吐蕃与大唐不和,皮逻阁一面诉苦,一面请求大唐出兵,信誓旦旦的承诺,战败其它部落之后,能够为大唐牵制吐蕃。

  唐玄宗昏了头,答应出兵出财,帮助南诏吞并了其它部族,统一洱海,建立南诏国,成为大唐藩属国,册封云南王。

  因此论起来,南诏算是大唐一部分。

  但是,一统洱海之后,皮逻阁与大唐的关系由依附,变向了利益争夺,频频进犯黔中道和安南扩张,大唐被愚弄,骚扰。

  唐玄宗一怒发兵讨伐,结果两次出兵都是大败,折损十几万大唐将士。

  可是南诏也是损失惨重,于是又认罪求和。

  出于与南诏的战争无利可图,唐玄宗答应求和,求和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大唐陷入战乱。

  皮逻阁又变脸,再次骚扰进犯大唐疆域,掳掠人口。

  大唐腹心战乱,无瑕顾及南诏的侵犯,南诏数次攻占安南地域,进犯西川,甚至有一次攻陷成都,掳掠数万汉人。

  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再次报复性出兵讨伐南诏。

  南诏不止与大唐摩擦战争,有时候也与吐蕃战争。

  安史之乱结束的百多年来,时而依附吐蕃进犯大唐,时而又归附大唐求和,直至被高骈领军征伐,杀的元气大伤。

  高骈战败南诏,功勋卓著,深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