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闻风而动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静不语,他不愿担责,如今凤翔军陷入战略被动,若自西川调兵支援凤翔府,担忧渝州的川南军趁虚进攻西川。

  若是不调动西川军力,凤翔府不能形成重兵威慑抗衡。

  假如数万川南军,迂回关内会合河东军,加上河中府军力,组成十多万大军,凤翔军和邠宁军必然处于弱势。

  河东军的悍勇善战,那是很多年形成的威名,盛名之下无虚士。

  李茂贞点头,事实上他清楚别无选择,凤翔府绝不能失去,凤翔府是他经营多年的老巢,比西川重要。

  另外为了整体战略平衡,李茂贞曾经采纳周静建议,大力支持兴元府恢复富庶。

  当年杨守亮率军出汉中进攻东川军,带走了汉中太多青壮。

  杨守亮大败,李茂贞获得数万降兵,他都让回了汉中兴元府,还自西川迁移部分流民定居兴元府。

  兴元府经营妥当,军事上能够居中策应,及时的支援凤翔府和西川。

  另一个作用能够牵制威慑西川所属,镇守西川的主将,李茂贞的义子李继鹏。

  最后,李茂贞决定自西川调兵三万,自汉中调兵两万。

  命令西川留守和汉中留守,遭到敌袭据城坚守待援,不得贪功主动出击。

  李茂贞的军令抵达成都,主将李继鹏与心腹商议,尽量出动非嫡系军力,李子奇在其中。

  传令官抵达茂州驻地,却是扑空,不得已继续辛苦向北寻找传令,五日后找到了李子奇军力,送上军令。

  李子奇看了军令愣怔,命令他率军直接去往凤翔府报到,他询问传令官。

  传令官一问三不知,李子奇却是敏感的猜度很多,最后杀了传令官,使出斥候去往成都打探,静观其变。

  七月初,河东军一万骑兵,两万步兵,河中府两万多军力,陆续渡过黄河。

  李茂贞的申述上书也在了昭宗手中。

  上书出自周静之手,言辞不卑不亢,罪过尽数推给王行渝和韩建,自言安守本分很久,实乃朝廷一方藩镇忠臣。

  看过李茂贞的上书,昭宗陷入深思权衡,他愤恨李茂贞欺君罔上,大逆不道,但也恐惧河东军占据关内不走,或者韦氏独霸关内。

  河东联军渡过黄河,大军浩浩荡荡先奔了潼关。

  韩建惊恐收缩军力据守城池,他之前也向朝廷上书请罪,直白的陈述潼关不能落入河东军掌控。

  兵临城下,河东军威胁韩建开城投降,可保全家性命。

  韩建虽然惊恐,却是不愿投降,他经营潼关多年,兵精粮足,镇守城池三万军力,粮食足用两年。

  韩建在城头,高喊:“韩建息兵河中府,晋公为何兵临城下?”

  有大嗓门晋将答话:“尔兵犯天子,杀大臣,还不降服向天子请罪。”

  “杀大臣是王行渝一人恶行,某兵进长安,是为了阻止王行渝祸害,请晋公明察。”韩建推托道,他认为河东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