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_大骆第一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听雨湖边的听雨园也是无比热闹,一片欢声笑语……

  只不过,跟街上氛围不同的是,这里热闹而不喧嚣,尽兴而不失文雅。

  作为中秋夜最重要的场所,听雨园正是今晚举行中秋诗会的地方。

  听雨园依着听雨湖而建,依湖靠水,湖光水色,亭台水榭,美妙绝伦,不甚优雅。

  微风生水榭,倒影控山楼……

  凭阑望,见风廊水榭,丹漆雕锼……

  徘徊久,坐微波亭台,清风拂来……

  园内,红墙青瓦,雕栏玉砌,布局精巧,别具匠心,古香古色,韵味悠然……山石水路,长廊亭苑,其间还点缀着盏盏花灯,小巧精美,绚丽夺目,引人入胜……

  正如顾文焕所说,这是文人墨客最重视的一次诗会,重要程度仅次于参加科举,他们想要显才扬名,展露头角基本上就靠这一次。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如此良辰美景,依水近月的情境下,更能灵光乍现,才思泉涌,妙手生成,作出一首惊世绝伦的好诗词。

  书生学子们正在尽情地挥洒文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言语间充满着豪情壮志,仿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长衣飘飘,尽显风采……

  他们相谈甚欢,或是互相吹捧,亦或是惺惺相惜。

  谈笑间时不时就有诗词流传出去,然后互相品评一番,便送到中间的主亭上等待点评。

  若是能得到秦老和顾大人的肯定和赞誉,那以后仕途便能青云直上,前程似锦了……这才是他们参加今晚诗会最主要的目的。

  待到主亭点评过后,诗词就会传至另一边的伶人乐师手里,编成乐曲,由江州知名乐师,聆音阁的头牌陆宛依陆姑娘传唱出去,为诗词助力一把,再添人气,基本上就能名动江州,广为流传了……

  此时,主亭上正坐着江州最有分量的人物,朝廷官员为主,知名商贾为辅。

  在大骆王朝,商人并没有受到轻视和鄙夷,反而被朝廷看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朝廷也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的发展能带动朝廷的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繁荣昌盛,而且也为朝廷贡献了很多的税收收入,让国库不至于亏空,甚至还有所盈余。

  而上层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朝廷通过律法、经济、思想等宏观手段进行调控,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所以在大骆王朝,社会阶层的等级划分不是按照一贯的“士农工商”的分法,而是商人地位是仅次于仕途官员的,然后是农民,因为农业是最根本的经济,最后才是工匠,也就是“士商农工”。

  朝廷和商人之间会互相合作,各取所需,共同获利。

  朝廷为商人提供便利,商人也可以借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