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2章 日中军事同盟论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性,并认为日本是“中国革命的助产士。”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适当地表现出对中国的接纳,一个逐渐强大的中国会在一定程度上倒向日本。这样,在和欧美掰手腕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助力。

  凭心而论,当代汉语受日本影响甚大,“日货”占到70%以上(社会和文科学方面)。人气、写真、解读、新锐、职场、新人类、视点、亲子、达人、放送、完败、完胜、上位、打点滴,甚至健康、卫生、宠儿、储蓄、乘客、反感、接吻、紧张、批评、生产…

  这些我们后世可能很随意使用的词,其实是从日本“引进”过来的。我们用老祖宗造的字,组成日本独创的词,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说明一个事实:“汉语”已经成为汉文化圈共享的历史文明。

  自甲午战争以来,中日成了密切相关的一对冤家,日本感冒,中国发烧,反之亦然。中国与日本是近邻,也是世仇,但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彼此。

  中国强大时,它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经验和文化;中国落后了,它则宣称唯有日本才是“西方文明的介绍者”,最完美地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文明,因此就成了东方唯一的代表者,属于能在现代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唯一的东方国家。

  在这个基础上,大方(或是有意识地)向中国的留学生输出其体会从而有了天朝上国的骄傲。

  不过张汉卿对此却并不感冒。

  国家间的军事同盟,不能是双方强弱明显或者是在一方屈辱的条件下结成。当年毛伟人断然拒绝与苏联共组联合舰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与一个军国主义的日本结盟,本身就是对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的侮辱,何况,还要考虑到日本现在还占据着中国的台湾、辽东湾。

  “北一辉先生的想法很独特,但是我们不敢完全苟同。中国刚刚从战乱的废墟中恢复过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统一国家和许多年的休生养息。我们和美国、苏联和德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我们没有外来的威胁,我们也没有侵略别国的野心和能力,所以军事同盟对中国不适用。

  当然,我个人很感激日本政|府对中国的重视,也极愿致力于中日关系的改善。中日是近邻,要友好及和平相处,这对两国人民都有好处。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我们的联系最密切。

  我非常欣赏北一辉先生所说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句话,亚洲之大,足以容纳中日两个国家。东亚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但缺乏石油,而东南亚和中东有丰富的石油,东南亚还有大量的橡胶,这些都足以支撑我们两国工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共同的诉求。

  现在,除了中日,其它的亚洲国家都处在欧美列强的蹂躏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