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十六章 让人大跌眼镜的大臣们_这个明朝很危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隋立青龙镇,唐设华亭县,有宋之后熙宁七年,隔华亭北设上海镇,立榷关,至元二十九年扩上海镇为县……”

  洋洋洒洒的万言书,陈夏觉的自己头都秃了,可今日为了他这奏章,朝廷上争论的都差点打架。

  支持者认为他散尽家财,得到土地是应得的,反对者认为,身为臣子为国为民是应该的。

  反而是对于商人募款,得到土地没人反对,可把他气坏了。

  “诸位大人也是大明朝的官员吧,那好,为国为民嘛,大家出钱如何?本伯不要求你们出的跟我一样多,二品以上三分之一,三四品官员五分之一,剩下的诸位十分之一就好,所得土地全部归为朝廷所有如何?”

  终于气不过的他,大声叫道,顿时满朝鸦雀无声,马上又有人慷慨激昂的反驳他,但也有一部分懂得羞耻的人低头不言。

  五个阁老老神在在的,一直没开口。

  突然,英国公张世泽上前一步:“臣愿出二十万两白银,买下苏州河沿岸……”

  朝堂为之一静,反应过来的勋贵们,纷纷出列,愿意募款买地,许多文官面面相觑后,终于有人加入其中。

  这下御史们气坏了,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朝臣附议,同意的声音压过反对声,内阁终于开口了。

  “臣等附议!然分配土地地段还是有待商榷,这一点希望横山伯拿出一个章程来。”

  朱由校气乐了,陈夏这奏章他是第一个看到的,马上他就发现其中的商机无限,也发现这里面最难的就是如何分配问题。

  陈夏此次以土地换钱粮,可不是良田的事,这一点在他跟徐光启分析后才定下的。

  农田能值多少钱,无法吸引商人投资的,真正吸引人的事,随着地方治理成功后,松江府许多地方成为宜居之地。

  后续跟上的是商机,徐光启给他的建议是,打造商贸集散地,跟郑芝龙联手,促使海运货物北上,到新建的上海港上岸。

  他当时才如梦初醒,这是招商引资的套路啊,自己被惯性思维禁锢住,忘了最赚钱的买卖,永远是商业繁华地段的房地产开发。

  其实这还真不怪他,明朝自郑和以后,就开始禁海,中间反反复复的开海禁海多次,但总体上还是禁海的时间多。

  因此才有倭寇不断攻击沿海城市的事件发生,其实所谓的倭寇,不到十分之一才是真正的小日本,绝大部分都是海商们打着倭寇的旗号干的。

  海商要赚钱,朝廷禁海对他们更有利,这是一个悖论,但却是真实的状况。

  真正的倭奴其实愿意大明开海,那样他们才能靠贸易赚钱,可开海要收税,海商们不愿交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朝廷认为,一旦开海倭寇就来了。

  而这些攻击大明的倭寇,其实都是被倭人赶出自己家园的流浪汉,被海商雇佣成海盗。

  天启朝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