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新的大战〔二〕_重生之抗战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來自后世的李剑生知道就中国近现代历史而言有一支武装力量是不得不说的这支较为特殊的武装力量基本以家族、血缘和宗教为纽带起于草莽、兴于乱世在各种势力间纵横捭阖一度占据了甘肃、青海、宁夏的全部新疆的大部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北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的首领崇尚武力嗜血好杀战马和军刀是他们对内对外永远行之有效的法宝这支武装就是西北马家军后世有人称之为“国党十大杂牌军之二西北马家军”

  西北马家军阀严格地说并沒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派系而是同出于源、分作数支人们习惯上合称为马家军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马家军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时中国政坛的纷争先后依附清政府、北洋军阀、冯玉祥、蒋介石等统治了西北地区数十年产生了一批显赫一时的马姓军阀其中又以西北四马最为出名四马又分为青马和宁马马步芳兄弟盘据青海是为青马;马鸿逵兄弟据有宁夏是为宁马

  而要谈马家军阀就应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清同治二年即1863年甘肃河州(今临夏县)人阿訇马占鳌会合马悟真等回民首领举行了反清的河州暴动攻破河州势力在甘肃迅速扩大河州白藏乡人马海晏也参加了这场暴动马海晏早年贫穷靠在河州、兰州之间“驮脚”(畜力运输)为生尚武广交游参加河州起义后马海晏作战勇敢不久即成为马占鳌的左右手1872年左宗棠率湘军入甘肃镇压在太子寺战役中马占鳌先诱敌深入后以“黑虎掏心”战术一举打败了清军三十个营在太子寺战役之后起义群众要求乘胜攻取清军统帅左宗棠设在安定(今定西县)的大营时马占鳌却主张投降清军说:“打了胜仗比打败了投降好得多”马海晏亦力赞其议但很多起义群众表示反对这时一个四十來岁的汉子、河州韩家集阳洼山村人马千龄出來说话支持马占鳌降清马占鳌是马千龄的同族侄女婿看到有马海晏及马千龄等支持便决计降清受抚结果左宗棠改编马占鳌部为马队三旗委任马占鳌为三旗督帮以马占鳌之子马安良(原名马七五左宗棠赐名“安良”)为中旗正旗官马海晏为中旗副旗官此外清廷又授马安良、马海晏七品军功顶戴马千龄因劝降有功被左宗棠称赞为“良回”也受到重赏就这样马占鳌、马海晏、马千龄等用起义人民的鲜血给自己换取了“红顶子”和清廷的赏赐从此成为了清廷的鹰犬这也是“河州三马”的子孙们得以发迹的因由

  马占鳌降清以后过了十余年即1886年死去其职务由儿子马安良继任马海晏则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