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奇葩_唐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共主,就是出自昔日的汉中王一脉。

  但是随着大唐周边的巩固和陆续就藩,这种机会俨然越来越少;尤其是作为其中的最后流程,还要取得被称为“代牧海内(诸侯),无地藩主”的梁氏京兆本家,为首的理藩院,以及在地国藩、公藩的双重认可。

  因此,依照《周礼新义》和《泰兴大礼议》沿袭的陈条,对于任何新增加的藩爵和采邑,都是慎之又慎的严格审验;需要暗中进行大量交换妥协的博弈。以至于每代天子在位时,能够追加的分藩不过屈指可数。

  相比之下,反而是开拓那些域外地区的入藩门槛,就要相对简单多了。能够于外夷林立的异疆外域中,征拓得一城既为城主(县令),征拓一地既为守臣(刺史、太守,将军、守捉、防御),乃至一举夺国内附。

  那就了不得了;无论是之前的城主还是守臣,都只能得到朝廷追受官职,并且以此为契机打开商道和航路,请求来自东土的后援和物产输入;直到安稳统治过二十年或是传到下一代时,才能申领朝廷的相应藩爵/世爵。

  但是如果有夺国献土内附的事迹,则只要维持过五到十年的局面;就可以直接申请朝廷派使前来册封藩爵/世爵了。当然了,这种事情也就是相当鳞毛凤角的个例。毕竟,外域征拓下来,哪有刚好足够弱的小国可夺。

  如果只是征服了一群不开化的土人酋头,而自命开国的话,那也只会成为沐猴而冠的笑料。毕竟,这种事情也许可以瞒得过国朝一时,但却瞒不住多年开发外域,并且已经站稳脚跟的那些唐藩和守臣的前辈们。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试图弄虚作假来欺瞒东土天朝的代价,同样也是极其严重的;严重到可以追及亲族子孙世系出身,读书科举出仕的资格;乃至举族远流边苦之地,配属军中驱使以为赎罪。

  然而就是在这件极为慎重之事上,却被这位萧家赘婿找到了一个漏洞和破绽,或者说是玩了一个擦边球式的花活。他以公主邑司令兼国爵的身份,私下发起了一次合力在外域拓土立国的众筹活动。

  并且为此从鸿胪寺、客省使和理藩院处,汇集了一份极其详尽的资料;作为论证就此讨平五方天竺某个小国的可能性和依据;又通过老相好说服了,当时即将临近退位之期的广明帝,私下发声阴为赞许之。

  因此,他又以众筹者出钱多寡为标准,许以相应成事之后的乡头、城主、刺史等等一系列官职和权位、利益;吸引到了当时京城上下,堪称天文数目的一笔财力。这如果是个庞氏骗局的话,这时也就该炸了。

  但是,他真的以这些众筹/入股之人的社会关系和人马,在南海之地采买器械粮草,置办舟船和物料,雇佣各族义从和招募各家子弟随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