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赈灾商讨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南是全国最膏肥之地,这些年基本没有受过灾害,民间存粮极多,我们可以多买一些来备用。”

  “这个时候买粮……”

  户部尚书王飞腾一阵摇头:“那是送上去让人宰啊!”

  景和帝紧皱眉头。

  从江南大批量的购粮,就和在京畿地区控制粮价有着本质的区别。

  京畿地区的粮商们是不得不卖粮食,买了又卖,卖了又买,从而不断的周转来赚钱。

  既然有经营行为,那么就肯定要收到官府的制约。

  江南的那些土财主们不一样啊。

  他们完全可以不卖粮,就这么的存在自己的地窖仓库里面。

  那你总不能强迫人家必须低价卖吧?

  大康朝可没有这么蛮横的时候。

  因此,必须要是价格让他们满意,至少是过得去,这群土财主才会卖掉手里的粮食。

  “难是难,可难道两湖地区一千七百多万人就不管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冯玉强冷哼着道:“况且江南地区马上就要收秋粮了,今年明显又是一个丰收,难道价格还会贵?

  今年江南米价是六到八文一升,如果他们敢涨到十二文以上,那臣就奏请陛下开缉捕便利之权,让绣衣卫衙门好好的查一查他们的税赋和买卖,有没有不法的地方!”

  冯玉强是一个真正的孤臣,根本不买任何人的账,有时候景和帝说错了话,他都能当面给怼回去。

  而他的家里不做生意、良田不过百亩上下,加上佣人丫鬟,总共人丁才十人不到,根本让人抓不到任何的把柄。

  听着他如此杀气腾腾的威胁话语,一群重臣不觉皱起了眉头。

  历朝历代的大商人和大地主们,哪有不偷偷隐瞒产业,少交税赋的?

  但大商人和大地主们家里的儒生学子很多,包括墨家和法家的学子大部分也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历朝历代朝廷中的官员,起码有七成来自于他们。

  因此哪怕平日里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会认真的去查。

  冯玉强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这么说,肯定会引来一大堆的明枪暗箭。

  可如果任由这群大商人大地主们在这个危急时刻发财,别说中枢财政能不能承担得起,就算是能,我又凭什么受你们的要挟,白白耗费大量的银子,来养肥了你们?

  所以他义无反顾的说了。

  同时冯玉强又很聪明,他把价格底线提升了足足五成,让那些大商人和大地主都能赚一笔,不至于对朝廷太过腹诽。

  也因为这个,那些江南裔的朝臣们,才不好明目张胆的来反对。

  5成的利润你们都觉得低了?

  来来来,这个皇帝你来当,钱你就可以随便花了。

  “丞相以为呢?”景和帝先没有表态,而是问曹仪。

  曹仪家里就是大地主,如今在江南更是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地主,家中良田数十万亩。

  他闻言没有迟疑,“臣立刻修书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