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节 进军辽东(10)_《中华新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04年5月初在这里进行的日俄战争中,日、俄军队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就是南山之战:当时,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对金州和南山发起了猛攻。那时侯的日军仅有少量进口的法国轻机枪,而俄军已广泛配备了杀伤力极大的马克沁重机枪,并且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当一波又一波的日军呐喊着冲向俄军阵地时,迎接他们的是密如雨点的子弹,战斗变成了屠杀。但日军不为尸山血海所动,毫无畏惧决死冲锋,终于在当天下午攻克了南山阵地。

  此时,日军付出的代价已超过了4千,以至于在上报伤亡数字的时候,上级主管竟认为多写了一个零!反观防守方俄军的伤亡却仅有1千1百多人,但他们却败退而走。俄军与其说是被打跑的,倒还不如说是被视死如归的日军给吓跑的。从此,日军把南山之战当做了经典战例,也是在日军流行的“钢铁要用肉弹来碰撞”理论的最佳佐证。

  桥本胜太郎当然知道金州的重要性,更清楚南山制高点在整个金州战局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他早在日军退守金州之时,就在南山上修筑了纵横交错的各种明暗堡垒、战壕和防御工事。现在的南山之上,到处都是日军机枪的射击口和明、暗结合的严密火力网。对于守住南山,桥本胜太郎是信心十足的。只要南山阵地不失,日军就可以把菲律宾军队卡死在金州南面!

  菲军连日的炮火只把日军南山阵地表面的战壕和一些暴露在外面的工事摧毁了,却并没有对日军构筑于山腹中的防御体系造成大的伤害。要想真正占领南山,菲军必须用冲锋的方式让敌人的所有火力点全部暴露出来,这必然会以付出巨大的伤亡为代价。

  早在吴志明率部围歼日军第二军的时候,辽东战役前线指挥部的参谋们就已经拿出了好几个进攻金州的作战计划。但是在每个战役计划之中,预计的伤亡数字都在2000—5000人之间。可是不论作战计划做得如何出色,这巨大的伤亡数字也是吴志明根本无法接受的。经过再三考虑,进攻金州的计划被他暂时搁置起来,他准备等围歼日本第二军的北部战役结束之后,再考虑如何解决金州。

  现在,日本第二军已经被彻底解决了,进攻金州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了当务之急。因为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打通金州咽喉、发动南北夹击,当然是最理想的快速解决辽东战事的作战方案。

  事情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之处:轻松进入了庄河县城的吴志明无巧不巧地把指挥部设在了立花小一郎刚刚离开的地方。仅仅在一个小时以前,立花小一郎还在这里苦思着对策。而现在,却是他的对头吴志明在这里考虑怎么解决他的部队了。

  吴志明的眼睛盯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