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节 小说中出现的部分岛屿_《中华新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蔗和香蕉等。有锰和硫黄矿。主要城市塔克洛班、马阿辛和奥尔莫克等。

  莱特湾

  菲律宾东部海湾。位于莱特岛东部和萨马岛南面,南接苏里高海峡。入口处为侯蒙洪岛。有良好锚地。地理位置重要。棉兰老岛东岸进入萨马海的必经之地。棉兰老岛在菲律宾群岛南部,全国第二大岛。东临菲律宾海,西接苏禄海,南连苏拉威西海,北邻保和海。南北长471公里,东西宽528公里,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097万(1980),主要居民为摩洛人(中部和西部)、米沙鄢人(北部)。南北纵列的山地和平原交错。有全国最高峰阿波山和最长的河流棉兰老河。西南和东北部分别为由棉兰老与阿古桑两河形成的宽阔谷地和沼泽。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港湾。

  气候炎热潮湿,大部分地区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产蕉麻、椰子、稻、玉米、烟草、咖啡、菠萝和木材等。工业有化肥、钢铁、木材和食品加工。有铁、金、铬、铜、煤等矿。主要城镇为达沃、三宝颜等。

  棉兰老河

  菲律宾大河之一。位于棉兰老岛中部。源自布基农省东北部山区。上游为普兰吉河,向南流,汇入卡拜坎河后称棉兰老河,最后注入莫罗湾中的伊拉纳湾,全长约300公里。水系处于广阔肥沃的盆地内,是重要的农业区。通航里程有限。河道曲折,多沼泽。

  吕宋岛

  中国古籍称“小吕宋”。菲律宾北半部大岛。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2,390万(1980),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民多为他加禄和怡罗干诺人。北部和东北部山区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三分之二以上为山地、丘陵,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较少,最大的是中西部中央平原和东南部比科尔平原,以及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盛产稻、椰子、蕉麻、甘蔗、烟草等。内湖和奎松两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产区。东南部种植蕉麻。

  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等。除高山地区外,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北部受台风影响较大。东部富热带森林。海岸线曲折,长5,000公里左右。有许多港湾,位于马尼拉湾畔的首都马尼拉是最大港口。主要城市还有碧瑶、甲米地、奎松和黎牙实比等。矿产有金、铜、铬、铁和锰等。

  民都洛岛

  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岛屿。介于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峡之间。长144公里,宽96公里,面积9,826平方公里。人口万(1980),多为他加禄人,南部有少量米沙鄢人。北部是熔岩组成的起伏高原,南部为低丘陵,东、西沿岸是断续的海岸平原,多沼泽。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