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覃禹鼎请客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这才是你的本意。”苏月娥了然地点了点头。

  “不过苏姐姐你还真是不留情面,前边那五局一点面子都不给啊。”贾蓉摸了摸下巴。

  “这可是你说的,让我别让。”苏月娥闲淡的开口。

  贾蓉轻轻一笑:“我只是说不让,苏姐姐你还真就不让了,瞅瞅,你这干的是人事吗?”

  贾蓉点着棋盘,好歹给他留点薄面啊,不带这样折磨人的。

  一条活路都不给,把他封的死死的,过分!太过分了!

  苏月娥唇角微弯,要不这么干,他三步一悔棋,照这样的无赖打法,还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

  “覃禹鼎迫于城内压力,不得不出面调停,你有什么想法?”收了棋,贾蓉抿了一口茶说道。

  “人才、将士、家族他都是不缺支持者的,就看他有没有注意到你我了。”贾蓉点出了要害来。

  闻言,苏月娥微微蹙眉,声音浅淡道:“只要他同意了和我们见上一面,后面应该就都好运作了。”

  对于彻底解决覃氏家族的影响力这一方面,苏月娥心里并无所谓,就顺着贾蓉的心思好了。

  “嗯,我已经同他派来的人谈过了让他先凑足两万两银钱,我就先松松口。”

  苏月娥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既可以试探覃禹鼎的谈判诚意,也可以借机发难

  只是出了贾蓉的居所,看着城内一派萧条的景致,苏月娥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惆怅。

  这里的土民,似乎过得并不像自己想象当中的那么好。

  书房里,贾蓉收到了一封信件,居然是邢岫烟从湖广寄过来的,另外,还带了一包米糕给他。

  米糕拥有很悠久的历史,是神州的传统小吃食品之一。

  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汉代的扬雄在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米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的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

  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苏州作为甜点的发扬地之一,很多女孩子都是会制作糕点的,尤其是米糕,糖糕一类的,因此苏州菜多半都带有甜味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大概就是问他在施南住不住得惯,顺带把大家一起动手制作的米糕托人寄送过来了,聊表心意。

  最后还有一句附注:早点回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