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七章 他们的战争(一)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十几门到二三十门的程度,具体多少则是看吨位的大小了。

  比如现在进行炮击任务的伏羲号铁甲舰。拥有两座双联装的一百五十毫米露天炮塔,另外在侧舷拥有六门单装一百二十毫米的副炮。然后还有四门八十毫米的单装副炮。

  这火力不是寻常陆军可以比拟的!

  而陆军呢,其野战部队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是老旧的前装线膛炮,以七十五毫米的前装线膛炮为主,也有部分是九十毫米的前装线膛炮。

  极少量的攻城重炮部队,才会有一百八十毫米或者两百毫米的重炮,不过这种重炮一般都是前装短管臼炮,并不是常规的加农炮。

  其实不管是当代还是后世,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火力差距都是相当大,一艘战舰的火力超过陆军一个师的火力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的登陆作战,前半部分一般都是比较简单,因为登陆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战斗,真正的战斗都是发生在登陆以后的攻坚战。

  廖大山跟着自己的班长越过海水,终于是踏上了沙滩后,就看见前头一个年纪并不会比自己大多少,长的皮嫩肤白的少尉正在挥手。

  廖大山认得他,那是自己这个排的排长,是一个去年才毕业的年轻少尉,姓许,据说出身大富之家。

  不过廖大山很不理解,这出身这么好的他为什么要跑来从军,挣这军饷,虽说从军的收入不少,但是对于那些大富大贵之家而言恐怕也不算什么吧。

  一等兵廖大山自然是无法理解帝国的权贵阶层为什么对从军如此踊跃的!

  从封建王朝的角度而言,一个王朝的初期往往就是武将阶层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往往是武重文轻,文重武轻一般则是出现在王朝的中期和后期。

  而在帝国又有所不同,帝国的贵族制度是全面偏袒与武将方面的,帝国现有的一百三十多名贵族里,皇亲贵族大约不足二十人,文官贵族也就二十几人,而剩下的清一色是武将。

  而最近几年里,少数几个获封贵族爵位的新晋贵族,只有一个人是属于文官系统的,那就是帝国驻日公使李博仓,其他七八个人依旧是军方将领。

  开疆扩土,这是获封贵族爵位的最佳途径。

  同时,对于一个君主制的国家而言,其实贵族阶层往往要比普通人对国家更具有归属感,为什么?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利益阶层,保卫这个国家就等于保卫他们的头衔和社会地位。

  而这种保卫,不仅仅局限对外,同样也是对内的。

  同时林哲在制定贵族制度的时候,就是把国内的贵族阶层定位为军事贵族,如果能够培养出来类似于英国近代的军事贵族阶层或者德国的容克贵族阶层。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除了这些方面的因素外,帝国的权贵阶层的子弟之所以踊跃参军。还因为从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