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五章 江道泉的野望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体现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现在对于帝国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而不管这些人才是来源自中下层还是上流社会。

  所以考虑教育公平性不是教育部的首选问题!

  为了扶持私营高等教育,教育部不仅仅光明正大放宽了学费最高额度的限制。同时还劝说帝国方面出台对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建校的地皮。提供其他一些必要的行政支持等。

  教育部大臣江道泉的这一份计划都相当庞大,所需的投入更大!

  第一次的御前教育会议上,内阁的诸多大臣内是争执不下。

  三天后再一次内阁会议上,支持教育部提案的人却是多了起来,很明显这两天江道泉没闲着,对其他的内阁大臣做了不少说服工作。甚至有可能是许诺或者出让了部分政治利益。

  不过这些都是下属臣子们的利益交锋,林哲和往常的御前会议一样,大多时候他都是只听不说,等内阁那边争论出结果来说,他觉得可以就批准。觉得不可以就驳回内阁,让他们继续讨论然后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

  当第三次御前内阁会议上,江道泉再一次递交了一份更加详细,甚至具体到两所大学的筹办方案,其他多所高等师范学校的改革方案等,另外该计划里还显示,目前教育部已经和上海、当涂等国内二十余家大型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由教育部牵头,这些企业出钱出人等筹办一所规模比上海工商学校更大的工商学校。

  该所学校初步命名为上海大学,学科主要是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所需要的行政学科,同时还有机械制造等针对性很强的理工学科。

  而和上海工商学校最大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仅会为各企业培训委培生,同时还向社会公开招生,并不限定这些自由学生的就业自由,当然了这些自由学生的学费肯定会非常的昂贵。

  这份上海大学的计划方案无疑是成为了江道泉的一道有力筹码,这所学校将会成为帝国范围内第一所民办大学,而且更关键的是背后那么多企业个个都是金主,每家平坦下来只要随便支持几万圆,就能够轻松筹集一百多万的前期办学资金,同时这些企业还会派遣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前来授课,比直接到国外聘请专业教授都还要方便得多,而且这些企业所属的高等技术人员相当多一部分也都是从国外挖来的洋人。

  他们的水平并不会比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的那些聘请来的洋人教授们差多少。

  尽管这所上海大学的前期肯定是培训各大企业的委培生为主,但是等规模上来后,自费生的比例肯定会相当大。

  不管怎么说,江道泉的此举都等于是让帝国白捡了一家大学,为帝国的教育发展资金至少节省了两三百万圆之巨。

  面对江道泉的这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