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4、三郎平生,谢家鱼塘(1更)_旺夫小哑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婆婆觉得她败家,有俩钱都用不在正道上,为此没少给她气受。

  再难,谢姑妈也勒紧裤腰带,平时要一个时辰才干完的活儿,她加把劲,半个时辰干完,腾出时间来上山采山货晒干去换钱。

  别人家只喂两头猪,她就辛苦些多喂两头,县城里会有富户找人来乡下收过年猪,一头能卖上二两多银子,她那两头一卖,谢正隔年的束脩基本就有着落了。

  谢正读书的那些钱,都是谢姑妈一个铜板一个铜板从牙齿缝里俭省来的。

  没日没夜地操劳下来,当小姑子的比宋婆子这当嫂嫂的还老。

  熬得两鬓都见了白才终于熬到儿子考个秀才功名。

  谢姑妈挺满足,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没白瞎。

  后来乡试不成,谢正歇了三年,谢姑妈都觉得没啥,秀才功名已经让家里免了税,还挂了几亩出去,每年都能有点额外收入,算是对家里有点儿帮衬,她出去跟人闲唠也有底气了。

  再后来,谢正和宋巍同届去省城乡试,直接给她挣了个举人功名。

  消息传回来当天,谢姑妈才真真坐在床头哭了一场。

  是高兴的。

  儿子走到这一步,她这当娘的就算是突然有个啥意外合了眼,她这辈子都不会觉得有遗憾。

  和宋婆子一样,谢姑妈也觉得功名考到举人就顶了天,再往上,想都不敢想。

  不过谢正提出要上京春闱的时候,谢姑妈也没拦着他。

  要换了以往,她会觉得中举已经了不得,没必要再花些冤枉钱上京,举人能去衙门谋个差事当个小官每月有俩俸银,当京官压根儿就不是他们这种泥腿子出身的人家能肖想的。

  可今年不同,他们家挖了鱼塘,隔几日就去镇上卖卖鱼虾,村里偶尔也会有人来买,收入不错,家里多的没有,供谢正上京的钱还是能拿出来。

  谢姑妈真没想多,只是抱着让谢正跟着宋巍去京城见见世面的心态,想着等回来,儿子就该收收心干点正事了。

  这会儿当嫂嫂的却告诉她,她儿子中了!

  中了啥?

  比举人还体面还有脸的功名。

  具体是啥,谢姑妈也说不上来。

  不过那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考了这个功名就有机会在京城当官,能彻底改换门庭。

  ……

  缓过神来,谢姑妈忙往手背上掐了一把,感觉到疼,才意识到自己没做梦,二嫂说的都是真的,她儿子真考中进士了!

  “那谢正这小子咋不来封信呢?”

  谢姑妈忧心忡忡。

  哪怕再为儿子出息了高兴,头等关心的,还是儿子的安危,生怕他在那人生地不熟的京城有个三长两短。

  “我们家三郎不也没来信吗?”宋婆子道:“元宝说了,这回不写信,全让他捎的口信,你别傻站在外头,快进屋让元宝给你讲讲谢正那小子要跟你说点啥。”

  姑嫂俩前后脚进了堂屋。

  宋元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