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知县的胡萝卜_大明地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分析地质构造,才能保证井位选择无误。我一个人要想跑遍所有的地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想法是,让衙役们按我说的办法去记录各乡村的地貌,我依据大家报上来的材料先进行一次粗选,然后再到最有可能储水的地方去实地勘测,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你说聊胜于无,是指什么呢?”韩文问道。

  苏昊道:“我刚才和衙役们聊了一下,我原本以为,工房的衙役怎么也得懂点工程技术,谁知,他们只是有点手艺,一多半的人都不识字。其中文化最高的要数戴奇,但说到算学一道,他也是只有记记账的本事。我刚才尝试着教他们画现场的地图,很多人连拿笔的姿势都不对,要培养到勉强能用的程度,估计我也得吐血三升才够。”

  “衙役们当然是不识字的。”韩文对于这一点并不惊讶,“平日里他们能够连猜带蒙看懂个牌票,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你学的夷人的格物之道,精妙无比,又岂是这些蠢人能够领会的?”

  “这就是学生的无奈之处了。”苏昊叹道。

  方孟缙想了想,问道:“苏昊,你有没有想过到书院里去找几个学生来帮你呢?”

  “书院?”苏昊眼前一亮,对啊,民间的文盲率高,但书院里的学生还是有文化的啊。尽管当年的学生并不学自然科学,但有文化底子,现学现卖也来得及。苏昊需要自己的助手们做的事情,其实在后世都是由地质队里的普通工人来完成的,对数理化的要求并不高。

  “师爷,这书院里的学生,我能支使得动吗?”苏昊高兴之后,又有些疑虑了。

  他没有在书院读过书,不过倒是曾经多次进城来向书院的教谕和训导讨教过学问上的事情,因此也和书院的学生们打过交道。据他的印象,书院的学生眼高过顶,对于像他这样的乡下穷秀才一向是不太看得起的。在明朝读书人的眼里,打井这种事情,属于匠人的事情,现在他要动员一批读书人去帮忙,这些人愿意吗?

  方孟缙道:“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点道理,我想书院里的生员们还是懂的。再说,这些生员也都是本县子弟,家里同样受干旱之苦,打井一事也是为他们自家谋福利,他们不至于拒绝。如果真有那不在乎父老乡亲死活的腐儒,知县大人在此,先记下他们的姓名,待到分配乡试名额之时,哼哼……”

  苏昊先寒了一个,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这话真是一点不错啊。县衙要征用书院里的学生,从理论上说,学生是可以拒绝的,但县衙要对付这些不给面子的学生,办法实在是太多了。方孟缙说的,是指把这样的学生挂上黑名单,不给他们乡试的名额,这可是对于生员们来说最可怕的威胁了。

  明朝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