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永和县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这蔫样子就急,道:“大旱,别人都走了你俩不走,我对你们秋毫无犯还管饭,你俩跑了。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你俩到底为啥跑?就那么想告官?”

  这父子俩日子过得是真不容易,乡民都跑了,他俩能活下来,靠的是在别人家地里挖没发芽的种子。

  每天一粒一粒挖,挖出来吃一顿,第二天再接着挖。

  直到刘承宗过来前,父子俩一直过着这样的日子。

  他不怕人告官,只是想弄清楚百姓对他的抵触情绪,究竟从何而来。

  钱老汉从不浪费粮食,给啥吃啥,吃得飞快,而且吃饭时候绝对不跟人说话。

  这习惯也很好的遗传到儿子身上,看这父子俩吃饭,绝对能感觉到食物是上天的恩赐。

  等老汉吃完,又小心翼翼地看了刘承宗一眼,把陶碗从面前蹭着黄土缓缓推出去,这才小声道:“呃俩就似害怕嘛。”

  陕北和山西没有明显的方言分界线,只是在个别词上语调不同,交流不存在太大问题。

  刘承宗无奈道:“害怕啥嘛?跑两回了,我要是个坏怂,早把你俩埋峁上了。”

  曹耀在边上啧了一声,瞪眼怒视刘承宗。

  他提过这个建议,提了两回。

  “前年,刚给他娃寻了婆姨,日子好着呢,陕西的灾民就渡了河,旱,我娃就没了婆姨。”

  钱老汉不怕被埋到峁上,他说:“你们不来,大旱就不会来,陕西的饥民来了,大旱也不远,你们不是饥民。”

  山西的钱老汉,有一套把陕西灾民当天气预报的方法。

  合着是刘承宗的到来,打破了崖头山最后守望者的希望。

  他看着刘承宗,再看向院子里或坐或蹲,吃饭的狮子营兵,用笃定、认真而谨慎的语气,小声道:“陕西出了大乱子。”

  不一样的人,活在世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处世哲学。

  人们于此受益,也于此受限。

  “我们不是饥民,可也不是坏人,还管饭,天底下哪里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大首领不坏,可你不多待,你走了还有别人来,小老儿敢和老天爷赌一场,却惹不起别人,崖头山不能待了。”

  刘承宗也吃完饭,把碗搁在一旁:“那要让你跟我走呢?”

  “我们不想去陕西,也不想祸害山西。”

  说完这话,钱老汉有点害怕,垂着头埋在膝盖里,不敢抬起来。

  “行了,我知道了,你早说不就完了。”

  刘承宗摆手道:“你俩回家吧,再住几天,延川下雨了,最近不会有贼过来,要走等我走了再走,给你俩留点粮食。”

  钱老汉和儿子如释重负,俩人慢悠悠走出院子回家去。

  等他俩走了,曹耀才上前道:“诶我说狮子你怎么回事,杀了这俩更保险,不杀也没事看牢点,可等咱走了还给他们留粮食?”

  曹耀左右看看,凑近了道:“咱带的粮食也就够再吃二十天。”

  “不差那几天的口粮,我想让他俩帮咱买药,可信不过啊。”

  刘承宗苦恼地摇摇头:“幸亏今年冷的早,受伤的弟兄再不治,胳膊腿都废了,这两天得找面善的跟他俩去县城买药,还得弄个医师。”

  说罢,他摆摆手,从碾子上起身,对左右道:“都吃完饭了,全进屋,咱议议士气、训练、整编的事。”

  请收藏:https://m.biquge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